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残疾人。任何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社会的需要。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数以千万计的人不幸残疾。为解决急剧增加的残疾人的康复需要,导致了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现代康复医学在概念上和体系上是对传统医学的革新,它的工作对象不是疾病而是障碍,它的工作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和保存伤病员的生命,而主要是强调功能训练,整体康复,最终重返社会。现代康复的概念是:综合地协调利用医学的、工程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和其它一切可能利用的措施,使残疾者的功能复原到尽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最终目标是使残疾人成为自立于社会的人,与健全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我国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从年以白内障复明、儿麻后遗症矫治和聋儿语训等三项"抢救性"康复开始,到"九五"期间已扩大到低视力康复、肢残手术与系统训练、残疾人用品用具等九项康复。经过多年的努力,已使多万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康复事业不断的深入发展以及残疾人康复需求的不断扩大,为残疾人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康复服务日显重要。
(一)、康复的基本概念
康复的定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和其它措施,对残疾者进行治疗、训练和辅助,尽量补偿、提高或者恢复其丧失或削弱的功能,增强其能力,促进其适应或重新适应社会生活(见图)。
在现代社会中,残疾人和任何健全人一样,都有作为人所与生俱有的生存权利,但是身体和精神的障碍却使其权利、资格和尊严遭到损害。康复的意义就在于恢复这种做人的基本权利,因此,康复的含义不仅包括预防、治疗、训练等方面,还包括恢复人类天赋权利的意义。
康复对象
康复的主要对象是残疾人。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增加,慢性病和老年病也日益成为人们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芥潈濞佸尰闄?鍖椾含鏈濂界櫧鐧滈娌荤枟鍖婚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