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衍说广东人对中国电影贡献最大

夏衍说:广东人对中国电影贡献最大

多年前由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片中的对白有粤语、有普通话、有上海话,也有英语,但是以粤语最多。

“广东人对中国电影贡献最大,特别是对初期中国电影的贡献最大。”这是夏衍在1981年所说的一句话。地点在杭州的新新饭店。

这一年,是《中外影画》继前一年在广州组织举行“中国电影营”后一次范围更大的电影活动――组织香港电影文化界、界人士到杭州参加第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和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活动。一行有四十多人,成员中有现为香港国际电影节节目策划的黄国兆;有现为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系主任的刘成汉;有后来成为卖座电影导演及话剧著名导演和制作人的高志森;有后来成为著名电视剧《上海滩》的故事策划及编剧的古兆奉;有后来以《地下情》一片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好编剧的黎杰;有后来成为名的林爽儿、符碧珊等等。

可能是香港第一次有组织参加这样大规模电影活动,并且成员中多是电影文化界青年人,我们一行遭到内地有关部门的重视,除新华社、中新社等采访外,我们还有机会与夏衍见面,与他一起就中国电影进行交换。

和夏公的见偏方治疗白癜风面是在西湖旁边新新饭店一个宽阔的大厅。那是五月的一个上午。

夏公那时年事已高,同时眼睛不好,但他兴高采烈,1谈就是1上午。惋惜那时没有经验,也没想到会见到夏公,所以没有作详细记录。但是,记得很清楚的是,夏公提到初期中国电影时,就特别说到:“广东人对中国电影贡献最大,特别是对初期中国电影贡献大。”

的确,初期中国电影人有很多都是广东人。从导演第一部中国电影剧情片《庄子试妻》(1913)的黎民伟及其与他哥哥黎北海后来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到中国第一个女演员严珊珊;再到郑正秋、郑少秋父子,著名导演蔡楚生,著名演员阮玲玉、蝴蝶、张织云;到成功改造电影录音器材的司徒慧敏、电影院大王罗明佑等等,都是广东人。同时还有很多摄影师、录音师、美术布景师等也是广东人。多年前由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片中的对白有粤语、有普通话、有上海话,也有英语,但是以粤语最多。所以如此,就连当时上海的电影人也多是广东人。虽然人在异乡,但同乡见面,没理由不说母语。《阮玲玉》这部影片是夏公所说的一个生动印证。1949年以后,广东人后来在内地对电影的贡献就没有初期那末显著了。虽然著名演员/导演谢添(主演过《林家铺子》、导演《茶社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等)、导演郑君里(导演过《林则徐》等)、演员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ystl/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