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5日早上,家住南昌市东湖区的胡阿医院红谷分院心内八区的医生办公室,为感谢刘元庆主任柴育亮等医师及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热心服务,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锦旗送到医护人员手中。
?
简要病史
年2月18日,精神状态很不好的胡阿姨住了进来,入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详询病史得知,她10年前开始出现胸闷、呼吸困难,6年前行冠脉支架植入术,3年前开始出现心衰,后逐年加重。
心脏超声提示:心脏增大(左室68mm,左房32mm,EF30%)
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功能III级
经柴育亮医师首诊收入院治疗,刘元庆主任根据病情为其制定了手术方案,拟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束支区域+左室)。
?
治疗效果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又称双心室起搏(三腔起搏器),是在传统起搏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治疗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
患者胡阿姨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治疗后,经过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同时根据病情指导患者针对性康复训练、心脏康复指导及心理疏导,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左右心室同步性得到纠正,射血分数从原来的30%提高到40%,患者CRT置入是卓有成效的。
?
CRT的I类适应症
1.NYHA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大于二级者;2.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5mm;3.LVEF(左室射血分数)≤35%;4.不同程度室壁运动不协调者。
知识链接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心力衰竭一直是心内科治疗上的难题,心力衰竭的最佳治疗方式即是心脏移植,然而受到供体难觅、费用高昂、后期维持等各种条件限制,目前心衰仍是世界难题。
90年代发展起来的起搏技术,尤其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以其显著的疗效成为心衰的治疗手段之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心衰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和手段。CRT在传统起搏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以恢复左、右心室间和左心室室内运动的同步性,提高心脏排血效率,长期应用可逆转心肌重构、降低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
起搏器程控地点及时间安排
红谷院区门诊二楼起搏器程控室
每周三周五上午8:00-12:00
请带好身份证及起搏器程控卡
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