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压药不能乱吃,药剂师让您快速了解降压药

现在的老年人,由于多种慢病,每天要吃的药一大把,这些药究竟该如何吃,其实绝大部分患者并搞不清楚。以高血压的治疗常用药物为例,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针对不同的患者,用药自然不同。下面,医院西药房的药剂师为您介绍几种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高血压的现代治疗常用药物主要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复方制剂及中药制剂在使用。利尿药包括: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螺内酯(噻嗪类利尿药)、氨苯喋啶(潴钾利尿剂)、呋塞米(速尿)(袢利尿剂)、吲达帕胺(类似噻嗪利尿药)等。特点:降压起效较快,作用平稳,持续时间较长,且价格低廉。所以,尽管这些年有新的降压药物不断问世,但利尿剂仍然是高血压患者选用最多的的药物。适用人群: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盐敏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有较强的降压效果。特别提醒:因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的疗效而常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长期使用应注意其对血脂、血糖、血尿酸的不良反应。痛风者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β受体阻滞包括:美托洛尔(β阻滞剂)、阿替洛尔(β阻滞剂)、比索洛尔(β阻滞剂)、拉贝洛尔(α、β阻滞剂)等。特点:起效较迅速、强力,各药持续时间有差异。适用人群: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特别是快心率的中青年患者、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高血压疗效较差。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特别提醒:有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病者禁用。钙通道阻滞剂(CCB,钙拮抗药)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二氢吡啶类)、非洛地平缓释剂(二氢吡啶类)、氨氯地平(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缓释剂(非二氢吡啶类)等。特点:起效迅速、强力,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较强,疗效与剂量成正比,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常与其他类型降压药联合治疗以增强作用。适用人群:除心力衰竭外较少有禁忌证,对老年患者降压效果较好。对嗜酒患者也有显著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使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不良反应是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服用利尿剂无效)。特别提醒: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对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心传导阻滞者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特点:起效缓慢、逐渐增强,在3-4周达最大作用,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强,除可以降低血压外,还有保护新、脑、肾的作用。适用人群:对肥胖、糖尿病和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适用于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特别提醒:高血钾症、妊娠和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血肌苷超过3毫克使用需谨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包括: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等。特点: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在6-8周达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达24小时以上。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利尿剂可使疗效明显增强。疗效与剂量增大,作用增强。特别提醒:本类药是90年代末投放市场,价格昂贵,相关临床数据还较少,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少,ARB的治疗对象和禁忌证与上面的ACEI相同,是后者不良反应的替换药。降压药物治疗的原则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效果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信息来源:医院采写:王卡拉

编辑:冯晨晨

—Haidian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ystl/11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