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大约需要20分钟)
——我的年总结
我们终于度过了艰难的年!
年对谁来说都是记忆深刻的年份,各种黑天鹅飞来飞去,有的飞了一年还要继续。新冠疫情和中美对抗是今年的主旋律,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深刻的影响。
对于个人来说,很难去对抗时代的一粒灰,我们其实也做不了什么,只能祈祷灰尘不会落到自己头顶变成一座山。除此之外,就是让自己身心健康,情绪稳定,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学习。
这一年对于我个人来说,依然没有太大的成绩或者遗憾,依然和去年一样平淡,除了经历了新冠疫情。
我喜欢这样平淡的生活,平淡中没有忘记自己的坚持,整体还是合格的。
每年做一次梳理总结,对于记录自己一年的工作生活、总结经验教训、复盘长期计划作用很大。即使纯粹只是为了记录,也非常有意义,十年以后回望来时路时,不会只感叹一句:“时间过得真快啊!”但是如何走过来的都忘了。
每年,我会选取我认为重要的几个方面进行记录总结,以此检验一年来的得失和成绩。今年是第四年,写得有点对付,大家对付着看吧。
上半年个人总结
我的年总结
我的年总结
我的年个人总结
锻炼身体因为年初感冒了两次,冒医院各种检查,家人跟着提心吊胆。深刻感受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去年就定下的坚持锻炼的目标终于开始行动了。
我选择使用Seven这款APP,根据自己「增肥,强身」的目标,安排每天的锻炼动作。从5月份开始,目前为止已经坚持了多天。
每天锻炼十分钟,情绪积极向上,不再那么消沉。当然身体素质也在提高。坚持到了三个月的时候,已经觉得身体在肌肉、体形方面有所改变,不再那么单薄。
比较欣喜的是多年体重不达标,终于这两年有了起色,体重达到了斤。我明年目标是达到斤。
12月初自己去做了一次体检。问题主要有4个:
视力。矫正视力都是1.2,屈光不正。这算是职业病了。每天都要盯着屏幕,用眼过度。以后需要注意用眼卫生,保持适度休息。
骨密度检查缺钙。这和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关。短期内先补钙,长期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稍低,中间细胞百分比10.3。可能是缺铁性贫血,这也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这两年已经注意在饮食上调整,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以后还要继续注意。
心电图检查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这可能是病理性改变,目前比较轻微,如果心脏医院进一步检查。12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检查了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医生说没有问题,对此也就放心了。
其他检查都是正常的,总的说来还不错。这个年龄最担心身体有大的异常,最好保持每年体检的习惯。
不断学习今年通过读书学习了理财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尤其是个体心理学领域。心理学的书籍我看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如《自卑与超越》、《被讨厌的勇气》等。如果带着问题看书,效率非常高,而且知识转化率也更好。
过程中也看了《大众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一本很薄一本很厚,都没有看完就放下了。但是我对它们的兴趣没有消失,只是我读书速度太慢了,优先级靠后一点。
英语学习方面,更注重语法知识的总结梳理。这在上学期间经常做的事,现在又捡起来了。因为儿子已经学习时态和语态,他问题很多,我的答案很多时候模棱两可,我们都不满意。
我发现我的英语知识(除了口语听力)基础还是不错的,现在连蒙带骗基本能hold住。起码小学阶段没问题。
学习是一个持续性活动,永不停息。学习的驱动来自于你是一个成长思维的人。我感觉自己刚刚找到学习的意义。
上学期间就是为了考学,工作后为了学习技能,这期间有几年特别厌学,不知道人为什么要学习。现在终于不再讨厌学习,而且乐于学习,感觉很高兴,很充实。
背单词到今天为止正好天了,这是我前两个周末加班背单词才得来的巧合。
亲子教育儿子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他的世界也在不断扩大,相应的分给我的时间就少了。今年他没有踢球,我们少了这个互动时间,感觉一下子没有了共同语言。
意识到这一点,我尽量去讨好他,关系有所改善。但还是没有了以前抱着我脖子的亲密感了,原因我清楚,我努力去改善吧。
有一件事需要记录。以前我儿子喜欢打游戏,于是我也参与进来,一开始是王者荣耀,后来是绝地求生。一开始他带着我入门,后来我带着他上分。打了半年,他忽然觉得王者荣耀没意思,兴趣转到绝地求生。在这个过程中,他严格遵守我们的约定,每周末打两次。问题是我逐渐上瘾,经常趁他不在偷摸在家吃鸡,被他抓住好几次。
今年暑假他在老家待了一段时间,慢慢就把打游戏这事儿放下了。回北京后这半年也没打过游戏。我在他的影响下后来也把游戏从PAD和手机上都卸载了。如果他以后哪天想起来还要打游戏,希望还能和我一起。
我有一个想法:孩子有成就都是因为自己努力,有问题都是因为父母不努力。我对儿子越来越多宽容的心态。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容易,每天上课、作业、课外班连轴转,很少有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
对于孩子教育,我一直在快乐和应试教育之间拉扯。孩子每天学习,放学就要写作业,而且还要完成课外班作业和妈妈的作业,每天不到十点不能睡觉。周末还要上课外班,基本上只有半天的自由活动时间。看着儿子对学习越来越抵触,心里很矛盾。当前社会形势下,好像除了拼命学习,争取考上一个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没有更有说服力或者说行之有效的途径可以实践。
对于孩子教育的矛盾和不确定,应该是经济基础和认知层次上有问题造成的。毕竟,没有父母敢于把孩子的未来去实践未经确认的道路。
12月最后一个周末,对于孩子教育做了一次深入的思考和沟通。我会单独写一篇文章记录我的思考过程。我把一些观点先罗列下来。
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把学校教育的目的作为我们的最终目的,会非常焦虑,经常摇摆不定。
我们一定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想不清楚这件事,我们平时的行为就没有指导原则,很容易忽左忽右,教育没有可持续性。
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一个,学校教育做不到这点,家庭教育一定要做到。父母需要摸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现在教育的问题,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把重点放在了考试和成绩上,这是不对的。不是说成绩不重要,而是说成绩不是最重要。家庭教育尤其要注意平衡这一点。
教育的参与双方都应该秉承『平等和尊重』的原则,尤其父母要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个体去对待。
可能还存在问题和偏差,或者不实用,都不要紧,慢慢思考和提高,只要不停下来,总能找到更好的路。
阅读今年除了数量上没有上去,其他都还好。今年又发现了这么多好书。相见恨晚的书,读起来特别有快感,心中的疑问一个个的被解答。
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有时四面一片浓雾,不知道前方是坦途还是泥沼。而阅读,就是我们驱散浓雾、看清现实的一种途径,让我们眼前豁然开朗。
读书的目的是提升认知,解决问题,还有休闲放松。我读小说的比例进一步下降,比较满意。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尽管去培养好的习惯,不要去理睬坏的习惯,好的习惯形成了,坏的习惯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时间和空间。
人的专注力是稀缺的,把注意力更多放到工作、学习、锻炼、阅读中,自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刷剧、刷视频类似的事情了。
照例把我年的书单记录下来。其中大部分书,除了小说类,是推荐阅读的,有些书我也写了一些读后感。读者和书也是讲究缘分的,好书读不下去也不要强求,先放一放,兜兜转转还是会遇到一起的。
心理学相关
李中莹《爱上双人舞》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幸福的勇气》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社科文学等
陆铭《大国大城》
九边《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