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公报(年度)第四期
枸杞修剪枝条与牛羊粪便混合堆肥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恒茂生态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7至.07评价日期:.07.18 完成单位:青海恒茂生态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胡俊国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胡俊国、肖爱国、张可田、杨杰、侯正录 乌兰县全县种植枸杞2万余亩,产量达0.15万吨,经济产值达0.56亿元。并计划在认证有机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建设有机枸杞基地0.1万亩,确保基地产品农残指标达到欧盟有机标准。然而乌兰县干旱少雨,年降水量mm,而蒸发量高达.1mm(茶卡),除希里沟镇有小面积天然林外,大部分地区都是荒漠环境,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及草地退化严重。风蚀沙化土地26.67~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0.55%。在这种状况下,要想实施生态农业,就必须从改良土壤开始,没有优质的土壤,枸杞产业的发展最终会受到抑制。这就要求我们每年都要向土壤投入土壤改良剂、有机肥料等,使土壤状况逐年改善,来作为我们有机农业的坚实基础。
航天推进剂生产废水回收偏二甲肼及工业化处理工艺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爱迪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9至.10评价日期:.06.19 完成单位:青海爱迪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李雪峰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李克非、熊俊、武鹤、顾晓梦、孙雷、李新、叶伟军、鲜生云、李名扬、黄伟成、张慧军、张强、万莲、道如娜 本项目通过分析偏二甲肼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探明了其具有高浓度COD、高浓度氨氮、高盐分、高PH值(高碱)、毒性物质-肼等水质特点。因这些特征污染物的存在,为企业的水处理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同时也为企业达标排放加大了困难,已严重影响到企业生产及周边生态环境。故研发了航天推进剂生产废水回收偏二甲肼及工业化处理工艺。本工艺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①采用MVR分离系统+RO反渗透浓缩系统,降低含盐量,盐去除率达到99.99%,固体盐回收,含偏二甲肼浓液回收利用,偏二甲肼回收率达到65.6%;②采用高级氧化系统+生化系统,可以有效氧化分解肼类废物,去除COD和氨氮,其综合去除率达到99%以上,排水达到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本技术工艺打破国内外偏二甲肼废水处理技术的固有现状,有效的降低处理费用的同时,偏二甲肼的回收也创造了切实有力的经济价值。此外,也大幅消减化学需氧量及氨氮的排放量,给其相关河道流域的进一步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评价认为本技术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节水装备研发及制造示范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部门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6至.12评价日期:.05.17 完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许忠义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包庆山、黄龙、许忠义、康金福、陈美岭、蔡生吉、李振铭、刘振兴、李红春、龚小虎、武建刚、刘林俊 该项目针对青海省气候条件和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地广人稀,干旱缺水的自然情况,通过对节水装备的研究实验,在水肥一体化、水药一体化及自动化程度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研发出三套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节水装备,研制出新型SG-7型PVC树脂材料,申请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克服了我省高原沙地,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水肥流失严重、水资源浪费、肥料用量大、生长速度慢、产量低、管材易老化等问题。实现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保护建设、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农作物产量的目标,达到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年产吨电池级碳酸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7至.12评价日期:.04.07 完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邢红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何永平、邢红、王文海、张成胜、张占伟、杨建育、马汉晓、严雄仲、毛新宇、张成勇、张荣子、宋生忠、景海德、马成功、范爱红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年产吨电池架碳酸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针对盐湖中碳酸锂精制过程的基础数据及相关工艺参数优化进行研究,重点对氯化锂和碳酸钠为原料反应结晶制备碳酸锂的工艺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开发碳酸锂晶体粒度及形貌控制新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产品纯度低、固液分离困难,含湿量高等技术瓶颈问题。
寒区相变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
登记号:963B推荐单位: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课题来源:其他评价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研究起止时间:.12至.06评价日期:.10.20 完成单位: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合作单位:北京秦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王新燕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房建宏、徐虎林、徐安花、左创才、朱长进、王翠玲、陶雅阁、王海、王新燕本规范提出了寒区相变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为寒区相变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施工、质量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制定实施后提高了寒区相变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延长我国寒区高速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减少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污染,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海省科技评估体系建设研究
登记号:963R推荐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1至.12评价日期:.05.16 完成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陈小焱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周国泰、陈小焱、赵艳平、杨永春、李志成、何海云、李冰、王忠 课题研究以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等方式回顾国内外科技评估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总结国内外科技评估发展的主要经验;分析科技评估系统结构、功能、一般程序和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论证青海省开展科技评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青海省开展科技评估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构建了青海省科技评估体系,提出青海省科技评估实施的保障措施建议。
青海省科技发展知识决策能力建设
登记号:963J推荐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国有科技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研究起止时间:.01至.12评价日期:.05.11 完成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赵艳平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胡永强、赵艳平、陈小焱、周国泰、杨永春 根据科技资源共享的要求,依照不同层面用户对科技管理信息的需求,对已有科技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和重新组织,研究科技信息资源分类、元数据、编码规则、数据格式等标准规范,建立数据中心,形成统一的青海省科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并进行科技信息资源汇聚,形成数据资源库,可跨库检索,在数据资源跨库检索的基础上形成决策支持模型,并建设科技发展决策模型库和样本库,围绕青海省各级用户的科技管理决策支持功能需求,从青海省科技发展知识基本面、产业发展、科技竞争力、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五方面实现决策支持功能,形成青海省科技管理决策支持平台,为青海省科技人员提供决策服务。
优良冬虫夏草蝙蝠蛾筛选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大学 课题来源:国家科技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1至.12评价日期:.08.02 完成单位: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通讯 联系人:王前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李玉玲、徐成体、张宗豪、徐海峰、李秀璋、刘欣、王伟、卡着才让、汤中和、魏希杰、杨芳、德科加、喇德元、马晓萍、范芳芳、常禧、徐公芳、邓艳芳、张明、于海、宋生发、马荣月、马宏义、赵婷静、洛藏昂毛、陈青红、辛富元、查昱、白海涛 该项目对青海省冬虫夏草寄主昆虫主要分布区进行了种质资源采集,采用SLAF标记对5种寄主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开展了蝙蝠蛾幼虫人工饲养,并对其生活力、成活率及被侵染性等进行了测定,从5种蝙蝠蛾中筛选出了生活力高、易被侵染的拉脊蝠蛾和玉树蝠蛾,并成功大规模繁殖;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从蝙蝠蛾寄主肠道菌群中筛选得到CH1和CH2菌株对提高蝙蝠蛾侵染力具有较好作用;项目对冬虫夏草菌子囊孢子多细胞异核体的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件,申报发明专利1件;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3篇。该项目自主创新程度高,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对冬虫夏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科技报告平台建设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7至.12评价日期:.07.19 完成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吴浩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刘宁元、吴浩、李廷鹃、罗永康 科技计划(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提供从科技项目申报、评审、项目审批、项目过程管理的全程管理,达到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效果的目的。科技计划管理部门通过该平台系统实现从项目的指南编制、申报受理、评审论证、立项、实施、验收(科技报告)的全过程管理,所有流程透明化,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理念,利于社会监督。通过该平台,完善我省科研信用体系建设和“黑名单”制度,建立对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工作人员的责任倒查机制。通过项目实施建成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科技报告平台系统,实现从项目受理、评审论证、立项、实施和呈交科技报告的全过程管理;完成年至目前的科技计划项目数据整理;完成针对科技计划管理系统和科技报告平台的相关数据库的数据安全备份;建立专家数据库和申报单位项目申报信誉数据库。
高寒煤矿排土场迹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天峻义海能源煤炭经营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8至.09评价日期:.08.03 完成单位:天峻义海能源煤炭经营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关鹤伟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段新伟、石青、王丰、李文杰、赵光明、马献超、张占村、来增武、闫利、李志清、王纪洲、李俊松、关鹤伟、刘佐仟、金柱、李振山、陆兆华、孟国营、杨占胜、王鹏 煤矿开采过程中剥离岩石堆放形成新的排土场,必要开展排土场堆放区域的坡面、平面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本项目研究的目标就是将露天堆积的排土场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完成植被重建工程。项目研究适合本区域的植被恢复技术和重建,研究形成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有效模式。为高海拔、高寒区域草原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类似的高寒地区露天煤矿遗迹地提供参考依据,为今后类似地区的植被恢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年非人口因素对青海省居民死亡水平的影响
登记号:963J推荐单位: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课题来源:其他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1至.12评价日期:.08.03 完成单位: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通讯 联系人:许志华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周敏茹、岳建宁、许志华、沙琼玥、李晓萍、马福昌、周素霞、郭淑玲、景强、星吉、韦文会、蔡芝锋、何青豫、车吉、王卫军、郑莹 通过开展此次研究,首次建立了青海省不同时期全死因数据库。研究表明-年青海省居民死亡率先大幅下降后略有上升,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40年间下降了45.32%),说明青海省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提高;死因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由第一位下降到第七位,脑血管病由第八位上升到第一位。与全国相比标化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率的差别分解法结果显示:-年人口因素(老龄化)使死亡率上升了62.55/10万、非人口因素(医疗、疾病控制等)使死亡率下降了.79/10万,二者作用综合后使死亡率下降了.24/10万;-年全省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因素综合非人口因素的作用后使死亡率上升了28.26/10万。该研究结果为青海省政府制定慢病防治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高寒地区设施特色果蔬新品种引进与产业化示范推广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西宁市科技局 课题来源:其他评价单位:西宁市科技局 研究起止时间:.03至.12评价日期:.10.13 完成单位:青海鲁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通讯 联系人:李峻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李峻、李屹、李希志、王丽慧、侯生章 项目组引进了4大类共计32个果蔬新品种,通过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应性强、丰产抗病、耐储运的新品种7个,并在湟中县示范推广亩;两项企业标准(草案),项目实施期间生产各类优质果蔬产品吨,新增年收入88.74万元,培养技术骨干22名,完成技术培训人次。项目的实施,打造了高原设施果蔬栽培的示范样板,通过示范推广和宣传培训。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高原地区体检人群心电图及血脂代谢特征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医院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3至.03评价日期:.07.26 完成单位:青海医院 通讯 联系人:杨省燕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更登、汪晓洲、陈秋红、许风琴、杨省燕、李清、蔡金玲、高玉兰、陈瑞霞、措毛、杨淑兰、王强、边惠萍、张彩莉、贾占花 该项目利用青海省不同海拔地区藏、汉民族体检人群,对引起心脑血管病的潜在因素,血脂代谢特征及心电图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地区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9.1%。汉族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为52.34%,藏族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5.2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x2=35.,P<0.05)。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在年龄、性别、民族间存在差异。对藏族与汉族人群血脂异常指标的构成不同,藏族以高TC血症为主;汉族中以高TG血症为主。不同海拔体检人群心电图比较发现,随海拔的上升,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电轴左偏、电轴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提高,左心房肥大、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不同民族之间比较,藏族窦性心动过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汉族;汉族窦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藏族,汉族电轴左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改变及异常期前收缩检出率明显高于藏族。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黑果枸杞酵素生产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千平万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6至.05评价日期:.07.23 完成单位:青海千平万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青海大学 通讯 联系人:乔彬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王树林、马俊、王进英、叶英、乔彬、秦艳婷、马英俊、刘荟萃、韩丽娟、院珍珍、马蓉、李悦、高庆超、常应九、白守兄、王兆君、刘洋、王宾、马忠 本项目以开发黑果枸杞酵素产品为目标,将青海省优质的黑果枸杞资源及特色农产品资源应用于酵素产品开发。筛选了适宜生产黑果枸杞酵素的微生物,并测定其生长规律。同时进一步探究了黑果枸杞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及类型分析。通过配料,工艺优化等环节,在保证产品功效及营养价值的基础上,突出产品在口感,风味等方面的特色,使产品具有独特的感官品质。同时进行科研成果评价、专利申请、生产工艺设计等工作,并进行产品开发的相关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储备,推进黑果枸杞产品开发进程。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太阳能高温熔盐硝酸钾
登记号:963B推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其他评价单位:青海省标准化协会 研究起止时间:.08至.12评价日期:.12.07 完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青海省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青海省标准化研究所 通讯 联系人:屈小荣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王兴富、谢康民、王石军、刘宏、张海军、张素梅、王兴权、屈小荣、黄龙、吴泽培、来宁军、许显宁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青海省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青海省标准化研究所,依据太阳能热发电行业对高温熔盐的技术要求和行业内各企业生产的熔盐硝酸钾的指标为参考,制定出了《太阳能高温熔盐硝酸钾》团体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熔盐级硝酸钾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等。该标准适用于各种工艺生产的固体熔盐用硝酸钾产品,分为粉状和粒状两种类别。该产品可被广泛使用在光热发电、储热介质等领域。该标准的发布实施不仅能引领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起到了示范作用。
青藏高原青稞SNP单体型-图谱构建
登记号:963J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1至.12评价日期:.07.27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通讯 联系人:王芳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沈裕虎、王蕾、李世明、徐金青、王寒冬、刘宝龙、毛成志、孔豆豆、张怀刚、汪永仓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口粮,同时也是饲料作物和酿造原料作物,其所具有的某些特殊逆境耐受性状、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是经受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是青藏高原作物进化的典型代表。本项目通过重测序和SNP筛选,完成了93KSNP基因分型芯片的设计和定制,对份材料进行了基因分型;同时,利用GBS技术进行了基因分型,筛选得到1,,个SNP标记,,个InDel标记;构建了一张由1,,个标记组成的整合图谱,其中包括DArT标记个,SSR与AFLP标记个,EST标记个,SNP标记个,自有SNP标记1,,个,QTL或GWAS位点个,为青稞分子设计育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基础信息。对份参试材料的群体结构估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野生大麦和青稞栽培品种同中西亚野生大麦和栽培品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不同群体基因组LD水平排序为:中西亚野生大麦中西亚大麦地方品种青藏高原野生大麦青藏高原青稞地方品种青藏高原青稞育成品种。通过GWAS分析,筛选到同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等10个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共个/次,通过基因注释筛选到7个候选基因。通过项目实施,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培养研究生3名;申请发明专利1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技术平台建设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青海省农牧厅 研究起止时间:.06至.06评价日期:.09.26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山河弘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岛鼎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马红梅 联系人-邮政编码:101 主要研究人员:邵全琴、刘纪远、樊江文、胡永强、刘国波、季民、王立亚、严振英、葛劲松、李林、李英年、汪阳春、李愈哲、王军邦、史文娇、黄麟、杨帆、郭兴健、宁佳、黄海波、刘大鹏、刘宁元、牛青松、李积雲、李婷娟、邓西金、马文文、张海燕、唐玉芝、陆阿飞、李飞、李志强、聂学敏、李晓东、石琳 通过两年的联合科技攻关和建设实施,本课题充分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模型模拟、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搭建了具备智慧生态畜牧业信息采集、分析、诊断、决策与指导等功能的全流程一体化技术平台,整合了项目示范区的农牧、科技、气象、生态、环保和国土等各方面信息,实现了省级总平台及县级示范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草畜情信息的数据采集、汇交分发、生产管理、分析诊断、在线访问及信息推送等各项功能,并在三江源区、玛多县、贵南县、河南县和泽库县,以及示范区开展不同层次和不同内容的应用示范,为构建三江源生态保护"减压增效"的"智慧生态畜牧业"新模式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撑。研发的基于无人机航拍的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调查技术体系,与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经济、可靠等优点,本项成果得到当地政府采纳,并得到青海省主管领导的批示。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技术平台建设,对提高该地区草地畜牧业信息化、现代化、精准化和集约化生产水平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研究成果在三江源区、青海省,乃至全国草原牧区都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镉胁迫细胞响应的分子基础及植物抗性品质改良
登记号:963J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7至.12评价日期:.07.27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合作单位:东华大学 通讯 联系人:王芳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黄志伟、沈裕虎、房志家、程迅、匡鑫、朱倩、刘宝龙、王寒冬、王蕾 生物清除是环境中镉污染的有效治理方法,其中的技术关键在于得到Cd离子高耐受植株或菌株。但由于重金属Cd和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在细胞水平上应对镉胁迫的机制仍然不清楚,成为Cd污染修复环境工程植物或菌株选育的障碍。本项目采用分子遗传及生化分析等技术,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MRS6对胞内重金属镉的移位调控及抗性的分子机制,表明过表达MRS6可以提高单细胞酵母Cd抗性的专一性;发现MRS6超表达促进细胞Cd的外排作用,认为MRS6参与的膜泡转运在细胞内镉离子的移位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发现镉对胞内阳离子稳态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细胞镉耐受。获得的转酵母MRS6基因烟草植株,生长状况和速率明显优于野生型,MRS6基因主要在烟草根茎导管和叶脉组织中表达,过表达可以显著增强烟草根茎的镉富集能力,降低了叶片镉含量,增强了烟草对镉的耐受性。通过项目实施,发表SCI论文5篇,培养研究生5名;申请发明专利2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测试技术开发及其在矿物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西部矿业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国家科技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6至.12评价日期:.08.04 完成单位:北京矿冶科技集团 合作单位:西部矿业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海西部矿业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青海省高原矿物加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通讯 联系人:贾木欣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罗仙平、周俊武、贾木欣、严海军、赵建军、王清、王庆凯、应平、王景凤、张慧婷、黎永娟、王茂盛 工艺矿物学是以矿物加工不同阶段矿物样品的矿物学特性为研究对象的边缘学科。一直以来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技术被国外产品垄断,因其售价过高难以在国内矿山推广应用。年,成果完成人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BPMA,BGRIMMProcessMineralogyAnalyzer),项目研发了高效的矿物自动识别系统,建立了近种矿物能谱数据库,提出了基于峰形比对的矿物元素标记新方法,提高了矿物识别的准确度;创新了矿物颗粒分割和矿物分相的方法,实现了精确识别并准确切割点粘连以及线粘连颗粒和矿物相的精准分割;利用研发的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测试分析系统构建了一种矿石的可利用性评价方法;同时还将该系统成功应用于西部矿业、北京矿冶科技集团、山东黄金集团等单位,提高了工艺矿物学测试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该研究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3件,创新性强,对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特定缺碘地区碘缺乏病危害控制措施研究
登记号:963J推荐单位: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课题来源:国家科技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12至.12评价日期:.08.10 完成单位: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通讯 联系人:李亚楠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孟献亚、何多龙、李亚楠、甘培春、蔡生花、胡兰盛、陈勋、杨佩珍、张秀丽、余慧珍、喇翠玲、周昕、李勇、张强、马静、王明君、沈洪婷 课题组选择青海省囊谦县为研究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8~10岁儿童、育龄妇女的尿样及牦牛肉制品、乳制品,检测碘含量。采用24h回顾法开展膳食结构调查和营养调查,根据各类食品中碘含量计算人群日摄碘量。依据《碘缺乏病消除标准》(GB-)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WST.3-)以及相关国际标准中碘的人群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和适宜摄入量,计算这类地区人群适宜的食盐含碘量。通过参与式访谈进行藏族群众食用碘盐的障碍和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制作具有当地文化、宗教、生活习俗的健康教育材料,同时开展健康促进和宣传教育活动。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特定缺碘环境碘缺乏病控制措施。以村为单位,随机将村民分为若干家庭主妇组和成年男性组,采用座谈、访谈形式了解食用碘盐的障碍、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健康教育材料。组织学校教师、乡村医生、村干部,采用座谈、访谈形式了解村民所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途径和健康教育材料。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金属氧化物/多孔碳电极材料制备及超级电容器低温循环性能研究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7至.12评价日期:.07.18 完成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通讯 联系人:保海军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赵素琴、解玉龙、袁静、孟雷超、赵景新、丁玉、李海宾、逄锦媛 该项目利用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大比表面积,构筑了具有介孔结构的碳/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提高了其双电层电容性能;合成了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碳微球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容性能;研究了有机电解液(PC,Et4NBF4,1mol/L)和(KOH,6mol/L)电解液的电荷传输电阻和离子扩散阻抗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考察了介孔碳材料、介孔碳/石墨烯及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
碳微球复合材料的低温性能。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氯化锂电解法生产氢氧化锂中间试验研究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盐湖启迪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6至.08评价日期:.08.16 完成单位:青海盐湖启迪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朱守伟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何永平、曹建勇、谢康民、赵清、王冀锋、马有海、朱守伟、罗玉堂、王石军、黄龙、杨荣、王文海、邢红、王勇、徐欣宇 本研究以察尔汗盐湖复杂卤水体系为原料,经过纳滤+离交技术除去盐水中钙、镁、铁、硫酸根、硼等杂质后,采用离子膜电解双碱法一步直接制备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产品,建成年产吨中试装置,获得单水氢氧化锂产品质量达到99.96%,锂回收率97%。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副产氢氧化钠产品可回用于生产,副产氯气采用氢氧化钠吸收成次钠,未来工业化后氯气可制备盐酸亦可利用既有设施生产PVC等产品,最终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该技术在传统中间法生产氢氧化锂工艺基础上多有创新,具有流程短、收率高、产品质量好、成本较低等优点,在察尔汗盐湖氯化物型卤水锂资源开发系统中具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项目采用的离子膜电解双碱法制取氢氧化锂技术具有创新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唐卡中矿物颜料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
登记号:963B推荐单位:青海圣光唐卡质量检验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其他评价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研究起止时间:.04至.06评价日期:.05.25 完成单位:青海圣光唐卡质量检验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余国兴 联系人邮政编码:811 主要研究人员:余国兴、刘皛、李强、余小元、王慧丽 为了保护黄南州藏文化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和规范以《热贡唐卡》艺术为主的青海省民族文化品牌,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使热贡唐卡艺术真正走向世界,利用标准化手段,统一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保证特色产品质量,制定《唐卡中矿物颜料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青海省地方标准,为了保留热贡唐卡传统工艺及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这对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青海国家公园建设研究
登记号:963R推荐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青海省委员会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11至.10评价日期:.12.07 完成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青海省委员会 通讯 联系人:曹海玲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马志伟、王浩、曹海玲、党安荣、马金刚、李毅、刘同德、王化平、佟彪、刘鹏、李健、陈杨、贺普邦、马世军、周海龙 通过项目研究,提出并论证了青海建设一主多辅国家公园体系的大思路;结合青海实际论证了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的意义和基本思想;尝试厘清关于国家公园建设的一些模糊认识;对青海一主多辅国家公园,即昆仑山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柴达木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国家公园内的文化资源、游憩资源、环境教育、科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以国家公园的视角对上述资源的评价和梳理是为创新;项目还对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保障体系、智慧公园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国家公园的社区参与的研究引起人们对共管共赢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的 登记号:963J推荐单位:医院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9至.10评价日期:.08.10 完成单位:医院 通讯 联系人:马学仁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马学仁、李新章、张琼、索南措、康宏、陈媛婷、韩有兰、张蕴洁、王娟、周振娟、吴素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发生于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性眼病,严重时可引起部分患儿失明。该病预防关键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避免盲童。本研究首次采用广域数字成像系统(Retcam3)对青海省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我省ROP发生率为5.5%。出生体重<g时ROP发病率最高达26.1%。出生胎龄≤30周ROP的发生率为24.3%。不同性别ROP的发生率无差异。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缺血缺氧性脑病、肺透明膜病是导致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今后早期筛查、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S-蛋白和NSE联合检测与高原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登记号:963J推荐单位:医院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1至.05评价日期:.08.09 完成单位:医院 通讯 联系人:包文芳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包文芳、马慧英、王宝英、王芳、安公保、杜国梅、李存桂、秦惠萍、王琰、李生梅、齐国昌、贺玉娟、刘守珠、付言妮、师红彪、袁莉、刘晓霞 此项研究首次对高原地区患HIE新生儿进行血清NSE和S-蛋白的联合检测,为HIE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可以作为判定脑损害的量化指标;同时研究从HIE患者出生24小时及治疗两周后血清NSE、S-蛋白含量的动态检测,为HIE的干预治疗提供依据。课题的研究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不确定性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可靠计算及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1至.12评价日期:.07.03 完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通讯 联系人:王春梅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耿生玲、谢平、童英华、魏绍蓉、杜秀娟、范艳焕、鲁小云 针对传统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特征和计算环境的制约问题,开展了不确定性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可靠计算及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给出了基于模糊时序自动机、可能性混成自动机和可能性时空混成自动机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表示和建模及模型检测技术;提出了基于CPS的无线传感网络的可靠性策略和路由传输协议等用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信息表达和关联推理方法及其优化策略;以三江源生态环境信息监控为应用背景,设计了不确定性数据世系的贝叶斯网模型与查询原型系统用于不确定性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计算和控制流程监测。研究结果为基于CPS的生态环境信息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低年资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培训中的应用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医院 课题来源:其他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10至.05评价日期:.07.06 完成单位:医院 通讯 联系人:蔡宏澜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赵生秀、蔡宏澜、李月美、李晓芳、罗明琴、徐媛媛、王雅、王元红、王兆家、韩国玲、刘莲 低年资护士职业认同感及幸福感处于较低水平,归因方式趋于积极归因;比较积极归因方式,低年资护士消极归因方式与总体幸福感及职业认同感更相关。积极心理学理论培训,可提升低年资护士幸福感,改善其积极归因方式,但对低年资护士培训后职业认同感无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职业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培训体系完善后拟在全省推广。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氯化钾循环生产技术(团体标准)
登记号:963B推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其他评价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研究起止时间:.08至.12评价日期:.12.07 完成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青海省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青海省标准化研究所 通讯 联系人:屈小荣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王兴富、谢康民、王石军、屈小荣、刘宏、张素梅、王兴权、黄龙、于雪峰、牛莉慧、冯勇、董昌吉、王颖翔、胡德强 氯化钾循环生产利用技术团体标准规定了氯化钾循环生产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适用于盐湖卤水经盐田晒制得到光卤石矿,按各种工艺生产氯化钾的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包括固液转化、卤水防渗输送、盐田系统、反浮选-冷结晶、冷结晶-正浮选、热溶结晶、兑卤冷结晶等技术,首次形成了我国盐湖钾盐制取氯化钾的循环生产技术标准,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
"凉爽城市-西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登记号:963R推荐单位:西宁市气象局 课题来源:其他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3至.10评价日期:.08.16 完成单位:西宁市气象局 通讯 联系人:王海娥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冯蜀青、王海娥、冶明珠、柳艳香、杨静、吴昊、郜静静、师金辉、廖妍妮、王蓉 项目构建了“凉爽城市-西宁”指标体系,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在青海乃至全国是首创。利用—年西宁地区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月变化和年变化情况分析,西宁地区夏季(6—8月)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均呈递增趋势,尤其是风效指数递增幅度更是高达1.14,首次提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西宁地区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越来越高,亦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宁地区消夏避暑的条件会越来越好的结论。
青海省北川河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的长期水文效应及污染负荷评估研究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课题来源:国际合作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4至.12评价日期:.08.07 完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合作单位:大通县宝库林场 通讯 联系人:赵霞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赵霞、JonHarbor、BernardEngel、LaranceTheller、王晓鹏、崔玉香、唐文家、王兴春、杨林、麻福平 项目基于LTHIA模型的水文学SCS-CN原理,利用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等数据,结合流域水文站的降雨、径流观测资料,建立了流域土壤水文分组、CN赋值、径流产生量和基流分割等关键因子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ArcGISEngine平台二次开发了LTHIA-BC程序。并运用降水-径流关系校验后的LTHIA-BC模型进行了北川河流域TSS、TN、TP、COD等主要污染物的负荷估算。研究结果可为北川河流域水文、水资源和水质管理提供参考。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甘松种植技术规程
登记号:963B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课题来源:国家科技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研究起止时间:.01至.12评价日期:.01.31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合作单位:大通县宝库林场 通讯 联系人:王芳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冯海生、马世震、李彩霞、孙福林、赵丽娟、王晓东、吴有锋 本项目通过3年的试验观察,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甘松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为下一步推广种植打下基础。通过试验完成了如下工作:1.开展了野生甘松人工栽培引种驯化,建立了甘松种植试验与示范基地;2.开展了引种甘松生长特性、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三年生甘松根的干质量为1.99±1.31g;3.进行了不同时期和不同产地甘松中有效成分的比较,其差异显著(P<0.05)。
JCI医院安全文化的构建与不良事件管理实践研究
登记号:963R推荐单位:医院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1至.12评价日期:.08.28 完成单位:医院 通讯 联系人:李永秀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李永秀、陈晓荣、陈海燕、赵新卫、王俊林、袁晓敏、孙伶、李红、康乃娟、胡晓焕、佛丹慧、宋秀丽 本研究通过JCI标准下的安全文化理念,医院安全文化调查表,对医院现有的硬件基础设施、设备和环境、员工人员能力、各项医疗护理服务活动、后勤保障服务等方面与JCI标准进行评估和对比,医院安全文化管理组织体系,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三级(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组织管理架构;制定符合国情、医院实际的管理制度体系;
青海八眉黑系猪培育技术研究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大学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1至.01评价日期:.08.21 完成单位: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合作单位:青海省互助八眉猪保种场、青海省互助八眉猪育繁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通讯 联系人:王前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周继平、吴国芳、王磊、冯宇哲、童存成、孙世铎、张生芳、许发芳、莫华山、华罗加、刘永福、杨晨、郭全辉、卢世军、乔赛毛措 该项目建成两个黑系母猪核心群,存栏基础母猪头,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0.13头,60日龄体重10.80公斤;通过不同杂交组合筛选,确定与杜洛克杂交效果最佳,肥育期日增重达到了.32克、料肉比3.20:1,瘦肉率57.54%,八眉黑系猪具有优良地方猪种特点。核心群的组建,为八眉猪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基础保障。在猪日粮中添加0.5%益生素,可明显提高仔猪成活率及生猪育肥效果;通过对育肥猪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及其生化指标、盲肠微生物、肌肉组织形态学、肉食用品质等指标的测定分析,确定了育肥猪日粮最佳能量水平为KC/kg、蛋白水平为14%。
青海省环境污染状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登记号:963R推荐单位:青海大学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1至.12评价日期:.08.16 完成单位:青海大学 通讯 联系人:孙昕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丁生喜、王晓鹏、崔锐、任海静、王冬子、卞利花、李燚 本课题以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理论为基础,综合应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预测等方法,动态评价青海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状况,定量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状况变动的关系,分析环境污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青海省东部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登记号:963R推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7至.12评价日期:.08.16 完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通讯 联系人:张海峰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张海峰、陈琼、周强、李新征、李宁、胡志强、帅婷婷、拜成龙、刘萌轩、辛婷业 本项目运用"3S"技术,分析了东部城市群资源环境基础,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用状态空间法、复合模糊评价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青海东部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采用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青海东部城市群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协调性进行评价与分析;
青海省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建设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省测试计算中心有限公司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1至.12评价日期:.08.03 完成单位:青海省测试计算中心有限公司 通讯 联系人:孙艳丽 联系人邮政编码:805 主要研究人员:薛仲萍、张召华、丁红、惠庆华、郭建明、孙艳丽、杜丽华、杨波、刘鑫、许忠良、辛小林 青海省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创新卷服务平台是具备高弹性、高可用、高可靠、开放、共享、基于云计算的创新服务平台。依据平台业务需求和建设思路,结合国内外成熟先进的面向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先进经验,形成了先进、可靠的"五横两纵"总体技术架构。不仅实现了对 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了业务应用的系统平台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青海省大型仪器共享服务资源库通过统一的数据结构、统一的数据元编码方式、统一的信息存储方式、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统一的信息交换体系建立青海省大型仪器共享服务体系。
基于多策略融合技术的藏语动词短语自动识别研究
登记号:963J推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3至.12评价日期:.07.03 完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通讯 联系人:赵维纳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赵维纳、李琳、力毛措、泽旺宽卓 藏语动词短语识别研究不仅是开展藏语完全句法分析研究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研究成果也能够应用到藏语信息抽取、信息检索、自动问答系统以及机器翻译等多个领域。本项目系统地对藏语动词短语资源自动建设建设及自动识别问题开展了研究,分别在藏语动词短语结构分析、藏语语言资源建设和识别算法开发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包括藏语动词短语标注语料库、藏语动词短语自动识别算法设计与实现以及藏语动词短语词典建设。
青海省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登记号:963J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课题来源:部门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8至.04评价日期:.08.15 完成单位:青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合作单位:青海省林业工程咨询中心、青海省林业工程监理中心 通讯 联系人:王静洁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张更权、张富强、刘建军、孟延山、王静洁、党晓鹏、林建才、陈贵林、姚乃鑫、赵秀花、陈静娟、汪海蓉、陆缤、马腾、蔡延玲、许海燕、张瑞安、刘培幸、卢均、韩万义、邓梅、马勇、尚安邦 本项目综合交叉应用多种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手,尤其应用现代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手段对青海省野生油麦吊云杉、青海云杉、梭梭、沙拐枣、华福花、西伯利亚白刺、羽叶丁香分布进行精确定位和详细调查,基本掌握其种类、数量、地理分布等,填补了青海部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空白,实现了资源调查从面积分布到株数定量的突破。
医院感染防控中多部门联合干预机制应用效果的研究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医院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9至.10评价日期:.06.05 完成单位:医院 通讯 联系人:王顺彩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王凯、王顺彩、刘旭昕、赵晓宇、冶挺、赵永玲、刘佳微、刘玉芹、王晓静、武慧荷 我单位从2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干预机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逐步医院感染防控及干预措施,多部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已初具成效。充分应用了2-年连续8年的相关综合监测数据,评价各项防控干预措施效果。医院感染防控多部门联合干预机制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可在全省作为适宜项目逐步进行推广。成果达到国内一般水平。
人体囊性包虫病磁共振波谱及弥散加权成像研究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医院 课题来源:地方计划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3至.12评价日期:.08.20 完成单位:医院 通讯 联系人:李志琴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李文方、温生宝、李伟霞、樊海宁、张红迁、栗海龙、吴有森、颜梅、林洁、马越、郭东闯、胡丽红 本项目使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多体素1H-MRS成像技术及不同b值扩散加权成像研究人体囊性包虫病的代谢产物波峰形态特征及ADC值差异,将病灶药物治疗及微波治疗前后波谱特点及ADC值进行对照研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明显的技术优势及创新性。
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用多元纳米体系材料的研发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青海大学 课题来源:国际合作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6至.12评价日期:.05.14 完成单位:青海大学 合作单位:美国犹他大学 通讯 联系人:孙昕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王刚、南辉、张万军、王冲、苏丽萍、陈慧媛、李春梅、韦浩民 项目组以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锂-硅-碳多层复合纳米管阵列;使用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为前躯体,以氢氧化锂为锂源,碳纳米管为导电剂,通过水热法制备出碳纳米管负载的钛锂复合材料;使用二氧化钛为钛源,氢氧化锂为锂源,在碱性环境下水热反应制备钛酸锂化合物,通过进一步的高温处理制得钛酸锂纳米颗粒。
共和盆地沙葱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海南州科技局 课题来源:其他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4至.12评价日期:.08.08 完成单位:海南州青之宝科贸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海南州生产力促进中心 通讯 联系人:祁尧彬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徐宗才、赵宏魁、王德、荀俊玮、祁尧彬、何生平、胡桂莲、马向花 通过沙葱种植技术示范,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可带动周边乡镇沙葱种植业的发展,同时利用研究成果,对当地自然分布的沙葱资源开展抚育管理,实现海南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高海拔地区提高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改良方法的研究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医院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9.12至.03评价日期:.08.07 完成单位:医院 通讯 联系人:闫素芹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闫素芹、潘丽杰、陈晓荣、梁先春、李忠、张洁、王静、苏元秀、马丽君、童娜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是产科母婴病房常见护理操作,又是临床护理工作难点之一,如果不及时穿刺成功,直接影响新生儿的检查治疗,以往传统的采血方法,穿刺成功率很低,尤其在高海拔地区,胎儿宫内窘迫单产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上升,抢救机会加大,所以进行,股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良意义重大,经研究显示,采用连线法找穿刺点,
高海拔地区科学管理胎儿体重对胎儿及孕妇的影响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医院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起止时间:.01至.03评价日期:.08.07 完成单位:医院 通讯 联系人:闫素芹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闫素芹、潘丽杰、陈晓荣、梁先春、王榀华、张洁、李忠、王静、包国霞、苏建玉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孕期营养过剩,导致巨大儿发生率上升,致使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上升,本研究通过孕期对孕妇进行营养指导,科学管理胎儿体重,与对照组比较,自然分娩率为71%比52%,巨大儿发生率为1.05%比8.51%套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0.05%比0.10%。经研究表明孕期给以营养管理,可降低巨大儿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窄谱中波紫外线及干扰素治疗Ⅰ、Ⅱ期蕈样肉芽肿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医院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评价单位:青海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07至.03评价日期:.08.31 完成单位:医院 通讯 联系人:刘海东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李玉湘、傅强、王德元、涂平、张秀春、杜丽霞、包文芳、马登云 本课题分别回顾性医院皮肤科自9年一年期间确诊并治疗的I、II期蕈样肉芽肿患者临床资料及医院年-年确诊的医院治疗早期MF的方案治疗的I期MF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窄波紫外线(NB-UVB),NB-UVB联合干扰素(IFN),NB-UVB联合干扰素、MTX、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阿维A治疗I、Ⅱ期蕈样肉芽肿的临床疗效。结果提示:NB-UVB及NB-UVB联合干扰素治疗早期MF(IA期、IB-ⅡA期)效果优于ⅡB期,UVB联合干扰素、MTX、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阿维A方案治疗ⅡB期MF有一定疗效。
格尔木枸杞气象服务指标研究及气候区划
登记号:963Y推荐单位:海西州科学技术局 课题来源:其他评价单位:海西州科学技术局 研究起止时间:.06至.12评价日期:.09.13 完成单位:格尔木市气象局 通讯 联系人:祁贵明 联系人邮政编码: 主要研究人员:祁贵明、雒维萍、雷玉红、李广文、王发科、李海凤、梅朵、都占良、韩廷芳、王彤 《格尔木枸杞气象服务指标研究及气候区划》项目形成的主要研究成果为:枸杞生育期气象条件指标、基于GIS技术的格尔木地区气候资源分布图和格尔木枸杞种植气候区划图,主要有以下实际应用价值,一是对于布局格尔木枸杞种植具有指导意义,进行枸杞种植规划具有借鉴,防止发生因缺乏气候资源条件造成盲目种植形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