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看点:
1、室早QRS形态,
2、室早后的P的性质。
图1
图1.1
心电图分析:
图2是图1的截图。
图1:
R5宽大畸形,提前出现,联律间期<0.6s,其前无相关P波,伴完全代偿间歇,是室性早搏。
R5后可见P′波(P5),RP′间期0.2s,P5在II、III、avF倒置,avR直立,和窦性P有明显不同。P4、5间距<P56间距,P和前后窦性P间距明显不同,可以排除P5窦性的可能。表示有室房传导。
R5呈左束支阻滞型(缺胸导联的图形),所以考虑起源于右束支。QRS有切迹或顿挫,这种情况多见于器质性室性早搏。
功能性室性早搏的QRS波群一般是光滑的,无切迹或顿挫。
图2
心电图分析:
图2:
R4畸形,提前出现,联律间期0.8s,其前无相关P波,伴完全代偿间歇,是室性早搏。
R4后可见P波(P4),形态和窦性P相同,P3、4间距=P4、5间距,所以考虑是窦性P波而非室房传导P′。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室性早搏。
相关知识点:
一、室性期前收缩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收缩,称为室性期前收缩,又称室性早搏(ventricularprematurebeat,VPB),除室间隔期前收缩以外,室性QRS-T波形宽大畸形,QRS之前无相关的心房波(除外室性融合波)。希氏束电图示V前无H波,为肌性室性期前收缩;V前有H波,H-V间期缩短,为分支性室性期前收缩。
(一)一般特征为: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0.12s,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2,其前无相关的P波,其后偶有P′波。
3,多数伴完全性代偿间歇,少数呈插入性。
(二)联律间期:
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折返途径与激动的传导速度等可影响联律间期长短。房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应从异位P波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P波起点,而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应从异位搏动的QRS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QRS起点。
(三)代偿间歇:
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由于房性异位激动,常易逆传侵入窦房结,使提前释放激动,引起窦房结节律重整,因此房性期前收缩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而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距窦房结较远,不易侵入窦房结,故往往表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三、室性期前收缩伴室房传导
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与其相关的P′波者,表示有室房传导。
室性期前收缩激动一方面引起心室除极发生期前收缩的QRS波群,另一方面可逆行传入心房发生逆行P′波。因心室除极在先,心房除极在后,故其逆行P′波直立,aVR倒置,称为正向逆行P′波。
室性期前收缩所发出的激动经一条房室结径路传入心房者,通常RP′间期和P′波形态固定。
在逆行房室结内双径路中,一条为快径路,激动以较快速度逆行传人心房,RP间期相对短些;
另一条径路为慢径路,室房传导速度慢,RP′间期较长。
因双径路在心房端出口位置不同,故逆行P′波形状也有不同。
激动沿快、慢径路逆行传入心房,表现为RP间期长短交替,若沿快慢径路同时逆行传入心房,表现为一个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两个逆行P′波。
室性期前收缩激动经房室旁道逆行传入心房者,RP′间期可缩短于ms。因为,激动在室房传导过程中避开了房室结这个闸门作用。
室性期前收缩伴室房传导的机制:
①室房传导的畅通。若有室房阻滞,则室性期前收缩激动就不可能顺利逆行传入心房。
②室性期前收缩出现适中。过早出现时,将遇到房室结绝对不应期而出现干扰性传导中断;延迟发生时,期前收缩激动将于下一次窦性激动在房室交界区发生干扰而不能传入心房。
③基本心律的频率相对较慢,较快时,室房传导的机会减少。
作者陈腾飞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