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轴右偏主要见于哪些情况

点击蓝字,听于小林说心电

于小林

主任医师

中国临床心电学会常务委员。

心电图电轴的全称是平均额面心电轴。超过+90度称为电轴右偏。心电图的表现是,I导联S波加深,S波振幅r波。

电轴右偏主要见于下述情况:

1、正常变异

电轴右偏表现最多的是无任何临床背景的正常人。在儿童、青少年心脏发育还属于幼稚期,右室优势型电轴右偏比较常见。

成年人群的生理性轴右偏见于垂位心,也就是那些瘦长体型的人。

老年人群的轴右偏又随年龄的增大逐渐增多:老年性肺气肿,桶状胸。多伴心脏顺钟向转位、立体心电图QRS环右后向量增大。

与心脏病无关的电轴右偏还见于12导监护(Mason-Likar)导联,在进行心电图分级负荷试验、12导联同步Holter检查时。部分人体表心电图上电轴不偏,当把肢体导联的电极移到躯干上时,却表现轴右偏。

2、右室大

电轴右偏、心脏顺转,V1导联R波高振幅、波峰时间延长和ST-T异常是心电图诊断右室大的主要依据。有右心系统病变(先心病、肺心病和扩心病等)的临床背景、同时伴有右房异常、立体心电图横面QRS环前向电力大,特别是呈顺时针运转时,诊断右室大准确性高。心脏超声检查能提供更为确切的心脏解剖结构异常。

3、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左后分支粗短,支配心室肌的区域宽广。相对细长的左前分支来说,不容易阻滞。如果发生阻滞,往往会连带左前分支,形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不容易阻滞的左后分都阻滞了,而容易阻滞的左前分支却不阻滞,这样的概率较低,所以心电图左后分支阻滞的诊断比较少。

有学者认为,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中,局部的左后分支阻滞并不少见。如果出现下述情况,诊断左后分支阻滞的准确性高:

在轴不偏的基础上,随着心脏病特别是左心病变的出现与进展,出现的电轴右偏;

电轴右偏伴轻度的QRS波群时间延长(-ms),特别是立体心电图上,空间QRS环中段泪点变密;

心脏负荷试验或Holter监护中出现一过性轴右偏,多伴明显的ST段移位。

左后分支阻滞较其它束支分支阻滞(右束支、左前分)容易呈进行性发展,往往在不长的病程中就形成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比如Masquerading束支阻滞(MBBB),病变进行性发展比率高达60%。所以对首发的左后分支阻滞,应注意复查和随访。

4、一过性轴右偏

多见于严重的病症。如急性肺栓塞、急性心包填塞、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分支性梗死周围阻滞等。

5、右束支传导阻滞和侧壁心肌梗死

单纯右束支阻滞时,标准I导联有深S波,机测或人工测算可有电轴右偏。但我习惯在单纯RBBB时不专门描述电轴。

右心病变时,右室大多合并右束支阻滞(心电向量图右束支阻滞的分型主要就是针对合并右室大的程度),在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背景下,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往往是严重的心脏传导异常。在这样背景下描述电轴比较有意义。

陈旧心肌梗死时主要是异常Q波影响平均额面心电轴。侧壁梗死I导联Q波显著时可致轴右偏,下壁心肌梗死时aVF和II导联Q波显著可致轴左偏。

可以这样理解,除非是考虑伴随的房室肥大和分支阻滞,单纯右束支阻滞或心梗环境下,不对电轴进行额外的描述和诊断。

6、各种原因所致的物理因素影响和心脏位置改变,如胸廓畸形,自发性气胸、胸腹腔或心包积液等。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yfzl/1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