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自开科以来已完成各类颈、胸、腰椎等手术72例,结合科室自制中药,辩证施治,患者恢复良好,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日再次收治一名腰椎骨折患者,患者,况某,女,18岁,因“高处坠落伤至全身多处疼痛、活动受限4小时”入院;入院诊断:1.腰3椎体爆裂骨折并椎管占位;2.腰2椎体压缩骨折;3.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4.右侧骨盆骨折;5.左跟骨骨折;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差,多发伤,伤势重,双下肢活动不能,肌力II级左右,双下肢皮肤感觉减退,大便未解,小便尚正常;
入院腰椎CT发现椎体爆裂椎管占位严重:
三维重建:
腰椎核磁共振:
患者诊断明确后,经过全科室讨论,制定了周详的诊疗计划,经过3天精心护理,患者全身情况好转,无手术禁忌症,评估能够耐受手术,在龙江副主任带领下行腰椎后入路切开复位+椎板切开减压+椎体间隙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中发现硬膜囊破裂,受压严重: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肌力恢复正常,拆线出院;
术后DR片:
腰椎骨折
腰椎骨折由于胸腰椎段位于相对固定的胸椎与活动度大的腰椎之间,从功能上作为运动应力支点而更易于损伤。临床上占所有脊柱骨折、脱位的90%以上,其中70%以上发生于胸、腰段(以第12胸椎、第1腰椎为最多)。除了骨结构损伤外,胸腰椎骨折经常伴有脊髓,圆锥,马尾的损伤,引起截瘫甚至死亡,并可严重影响内脏的解剖和生理变化。
治疗
若有其他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救伤员生命。然后根据脊柱的稳定程度可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适用于单纯压缩骨折,高度50%,单纯棘突或横突骨折,稳定性骨折无神经损伤者。
2.手术治疗
目的是解除脊髓神经压迫,纠正畸形并恢复脊柱稳定性。适用于对不稳定型脊柱骨折,椎体压缩超过1/2以上、畸形角大于20°。方法有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前路经腹手术、脊髓神经减压手术。近年也有学者采用经皮微创手术。
如何移动腰椎骨折病人
1、急救:如伤者仍被瓦砾、土方等压住时,不要硬拉强暴露在外面的肢体,以防加重血管、脊髓、骨折的损伤。应立即将压在伤者身上的东西搬掉,脊柱骨折时常伴有颈、腰椎骨折。
2、颈椎骨折要用衣物、枕头挤在头颈两侧,使其固定不动。
3、如胸腰脊柱骨折,使伤者平卧在硬板床上,身两侧用枕头、砖头、衣物塞紧,固定脊柱为正直位。搬运时需三人同时工作,具体做法是:三人都蹲在伤者的一侧,一人托肩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协同动作,将病人仰卧位放在硬板担架上,腰部用衣褥垫起。
4、身体创口部分进行包扎,冲洗创口,止血、包扎。
5、完全或不完全骨折损伤,均应在现场做好固定且防治并发症,特别要医院,在护送途中应严密观察。
(1)可疑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时立即按脊柱骨折要求急救。
(2)运送中用硬板床、担架、门板,不能用软床。禁止1人抱背,应2~4人抬,防止加重脊柱、脊髓损伤。
(3)搬运时让伤者两下肢靠拢,两上肢贴于腰侧,并保持伤者的体位为直线。
6、胸、腰、腹部损伤时,在搬运中,腰部要垫小枕头或衣物。
[预后情况]
预后情况取决于腰椎损伤的程度和后续治疗情况,轻者可完全康复,重者可遗留截瘫等后遗症。
日常护理
卧床期间定时变换体位,至少2~3小时翻身一次。应卧硬板床,既可减轻疼痛,也有利于压缩椎体的复位。腰背部疼痛缓解以后,应当积极加强腰背肌的练习,以防止长期卧床后引起的腰背肌无力。方法是:平卧位挺腰,使腰部离开床面,反复进行。锻炼时应量力而行,身体差的病人宜减轻锻炼强度。卧床期间,可以口服一些消炎镇痛药以缓解疼痛。起床活动后应当多晒太阳,适当运动,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卧硬板床时间为6~8周,X线片检查证实骨折愈合后逐渐恢复行走。
[饮食调理]
多食清淡易消化、含纤维丰富的食物和水果,少量多餐。避免引起肠胀气食物,如牛奶、豆浆等。
友情链接:
医院骨伤科现有医护人员30人,其中中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6人;
现主要开展技术:颈椎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术,后路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腰椎间盘摘除+椎体间隙融合术,腰椎滑脱矫正融合内固定术,全、半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四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烧烫伤疤痕畸形矫正术,先天性畸形矫形术(马蹄内翻足、多指畸形、先髋脱等)骨折小夹板固定术(自制中药外敷)、银质针、电针、以及中医中药溻渍、火针、拔罐、中频电脉冲、直流电治疗、气压治疗等中医药特色疗法。
欢迎到我科咨询!
医院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