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现在大家对于猝死已经不陌生了,经常会看到有人突然猝死的新闻……
在临床上,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冠心病或其他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骤停或急性心衰。其中,冠心病导致的猝死可占八成。另外,一些脑血管疾病也会引发猝死。猝死虽然事发突然,实际也是有迹可循的。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特别留意几个异常表现(猝死征兆),以防止猝死的发生。
猝死前的九大征兆
早知道早救命!
征兆一: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突然出现的症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以前就偶尔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变得更加频繁,程度更加严重,同样说明以前尚属稳定的斑块目前出现了小的破损,并且随时都会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医院就诊,并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征兆二:出现心慌现象要注意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现心慌是房颤作祟,如果房颤伴发心脏传导疾病,也很容易进展为室颤。室颤发作后,数分钟之内即可导致死亡。因此,频繁心慌发作也应及时就诊。
征兆三:出现心跳过缓现象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起搏细胞功能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差。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8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这部分群体的起搏细胞功能会逐渐变差,心率日益减慢。老年人活动量通常较小,较慢的心率也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视。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出现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征兆四:出现晕厥现象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常见的原因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预防下一次晕厥甚至猝死的发生。
征兆五:不明原因的疲乏在无激烈运动、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诱因的情况下,连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出现极度疲劳感,伴有焦虑、失眠、无症状惊醒等症状,此时应考虑心脏出现问题。
征兆六: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骤,几分钟内就会发生肢体瘫痪、血压增高,这种情况下,患者若及时就诊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脑卒中起病缓慢,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并不在意。一旦进展,可能引发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房颤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数倍。
征兆七:出现剧烈疼痛现象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若心脏病患者经常感到肩膀、颈部、下巴、手臂疼痛,这是心肌缺血的信号,因为心肌缺血疼痛在传递至大脑中枢神经时,会同时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区域。因此,出现这些疼痛的转移的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并及时就诊。
征兆八:出现反复胃肠道症状很多心源性猝死患者在死亡前都反复出现胃肠道症状,不少人生前并没有胃病病史,这是心脏病发作的信号之一,肠胃不适是因为心血管出现异常。动脉由于脂肪沉积物堵塞将会减少甚至阻断血液传输给心脏,而这会引起心绞痛。
当出现了上述症状时,及时休息可以缓解不适,且如果是心脏病的发病征兆,上述症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会一直反反复复。因此,一旦出现反复发作的肠胃不适的话,需要将心脏的问题考虑在内。
征兆九:大量的出汗现象心脏病发作前,身体上例如颈、后背、头皮、手心或者脚掌都会大量出汗,此时应提高警惕,当心猝死发生,最好停止活动休息,及时服用药物,必要时应立即拨打。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经常性突然出汗的话,这常常是心脏疾病发作的信号。对女性而言,感觉更像是更年期里的潮热或是盗汗,但过度出汗同样应警惕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信号。
猝死的高危人群第一,家族中直系亲属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猝死病史;
第二,诊断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心肌肥厚、冠心病、心脏瓣膜病、致死性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等;
第三,具备多个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工作压力大等。
防猝死“五大法宝”
记住了能保命!
1,“魔鬼时间”,慎剧烈运动
早上6点到12点,被医学家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而6点到9点风险更高。因此,需要早起锻炼的朋友们,起床时不宜过猛,运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避免过于剧烈运动。
2,饮食清淡,营养均衡,“七彩食谱”,红黄橙绿紫白黑巧搭配
●红色食物补心,每日50―毫升指葡萄酒,或选择喝点红豆粥,都有利于降低猝死风险;
●黄色健脾,建议每天吃点西红柿、胡萝卜、香蕉,每日1小碟即可;
●橙色食物能提高免疫力,像枸杞、南瓜这种食物,可以适当吃点;
●绿色食物护肝,每日摄入适量青菜,是不错的选择;
●紫色食物抗衰老,像紫米、茄子这类食,营养价值很高;
●白色食物润肺,燕麦粉等每日50克,或吃点白芝麻、白萝卜、冬瓜之类的食物;
●黑色补肾,像黑木耳、黑芝麻,海苔这种食物,每天可以来一点。
此外,每天喝牛奶克,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
3,身体不好的中老年人最好避免独处,以防发病时耽误抢救
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减少独自外出的情况,尽量避免在拥挤的环境中活动。老人在单独外出时,身边要带些必备药物,如速效救心丸等,以及能迅速联系到家人的电话号码。
第四,经常给自己减压
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工作压力,特别是处在三、四十岁的朋友,平时工作压力大,应酬也多,此时最需要劳逸结合。
第五,牢记急救电话
当家人出现呼吸或心跳中止症状时,应拨打“”或“”紧急呼救。
生命只有一次,千万别让猝死的悲剧发生在您和您身边的人身上,这些猝死信号和预防措施也要让朋友们看看,了解得更多,离危险更远一点!
医院血管瘤科︳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中科发布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