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8月7日出版的《中国医学论坛报》第期A4版,责编:杜卉,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违者本报将依法追责。
医院药剂科李英徐峥张海英冯婉玉医院呼吸内科公丕花
病历摘要
患者女,86岁,因“咳嗽、咳痰1个月余,发热2天”,于年4月16日入院。
患者既往有窦性心动过速病史10余年,每2~3年发作1次,原因不详,最近一次发作约在2年前;左下肢神经痛病史10余年,偶于受凉后发作,口服布洛芬可好转;右侧肾癌术后5年;慢性肾功能不全5年。
患者约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自行服用鲜竹沥,无明显改善。前日劳累受凉后出现畏寒,自测体温37.8℃,心率次/分,自行口服美托洛尔25mg及柴胡片(剂量不详)。4小时后,患者出现寒战、乏力,伴恶心,自测体温38.2℃,遂来我院。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60mmHg。双肺呼吸音粗,余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6.2×/L,中性粒细胞0.88,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紊乱,双肺胸膜下少许索条状影及小片状模糊影,双侧胸腔少许积液。
诊断肺部感染。
发病及诊疗过程给予美罗培南0.5g,1次/8h,静脉滴注,患者体温无下降,症状无好转。
4月18日,停用美罗培南,给予头孢曲松钠2.0g,1次/天,静脉滴注;阿奇霉素0.5g,1次/天,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30mg,2次/天,静脉滴注。
4月20日13点37分,患者第4次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输注约30分钟时,患者出现胸闷、憋气。急查心电图,心房率次/分,心室率53次/分,QRS波群时限0.09s,QT间期0.65s。血压/60mmHg,呼吸22次/分,血氧饱和度98%。立即停用药物。请心内科会诊,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实验室检查:血B型钠尿肽ng/L,钾4.4mmol/L,尿素氮9.8mmol/L,肌酐μmol/L,纤维蛋白原6.81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7.5mg/L,D-二聚体0.68mg/L。给予吸氧(流量1.97L/min),持续行血压、心电和血氧监测。1小时后,患者胸闷、憋气消失,血压波动于~/60~70mmHg,心率波动于51~58次/分,血氧饱和度98%~%,呼吸22次/分。
17点37分复测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50次/分,QRS波群时限0.09s,QT间期0.55s。考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与阿奇霉素相关,未再应用该药,头孢曲松钠和盐酸氨溴索继续应用。
4月25日,改为头孢克洛mg,3次/天,口服。患者肺部感染好转,上述症状未再出现。
4月28日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97次/分,QRS波群时限0.09s,QT间期0.37s。
讨论
阿奇霉素多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特别是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临床疗效确切。近年来,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嗅觉和味觉障碍、心房纤颤等亦见诸报告。一项大样本、长周期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在阿奇霉素“5日疗法”期间,患者心源性死亡风险增高(风险比为2.88,95%可信区间:1.79~4.63,P<0.),特别是对于存在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其病死率显著增加。达莱奥(Daleau)等报告,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具有致心律失常的潜在风险。米尔贝格(Milberg)等研究发现,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红霉素具有相似的致QT间期延长作用,但阿奇霉素诱发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能性显著低于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
药物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通常认为与药物阻滞心肌细胞钾通道,使心脏复极化延长有关。另外,药物相关性心律失常可能与血药浓度过高有关。对患有心脏疾病者使用阿奇霉素须谨慎,静脉输注时应控制浓度与滴速,一般浓度为1~2mg/ml,输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以避免血药浓度升高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