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发病年龄主要发生于儿童,多余5-14岁发病。若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患病,则病情相对较重。
急性肾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少尿及肾功能损害,也称之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急性肾炎的特点:急性肾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经过休息,对症治疗后都可以痊愈。
不同人群的康复情况:
儿童85%~90%、成人60%~75%可完全恢复。
老年人患急性肾炎的可能性不大,但一旦患病,其预后在急性肾炎患者中最差。
多数患者的尿常规改变在3~6个月内恢复,少数患者急性期后临床表现消失,肾功能良好,但尿液中的红细胞和少量蛋白可迁延1~2年后才逐渐消失。另有少数患者病情迁延转为慢性肾炎。
急性肾炎的治疗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消除感染病灶
为了彻底消灭体内现有或潜在的感染性病灶,可注射青霉素治疗7~10日;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用红霉素等,以减少身体里的免疫反应。
对症治疗
消肿:当患者出现尿量减少,水肿明显时,医生会酌情使用利尿剂;
降血压:轻度高血压控制水、盐摄入后,血压可降至正常。中重度高血压要使用降压药;
降血钾:高血钾患者要注意限制钾的摄入,高钾食物如橘子、芦笋等。患者可口服降钾树脂,适当应用排钾利尿剂,必要时需要进行血液透析。
当患者出现少尿、胸闷、气急、咯粉红色泡沫痰、不能平卧、表现出心力衰竭,医生在临床上主要采取一些对症治疗的措施,包括利尿、降血压、血液超滤脱水治疗。
患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通常需要2~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水肿减退即可逐步增加室内活动量。对遗留的轻度蛋白尿及血尿应加强随访观察而无需延长卧床期,如有尿改变增重则需再次卧床。
3个月内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可于停止卧床后逐渐增加活动量,2个月后没有临床症状,尿常规基本正常,即可开始半日上学,逐步到可以全天上学。
急性肾炎患者的饮食
为防止水钠进一步潴留,导致循环过度负荷严重,须减轻肾脏负担,急性期宜限制盐、水、蛋白质摄入;对有水肿、血压高者用低盐饮食;水肿重且尿少者限水;对有氮质血症者限制蛋白质摄入。
总的来说,急性肾炎的治愈离不开医生准确的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患者自身在生活、饮食方面的注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