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原则
晕厥的治疗原则是延长患者生命,防止躯体损伤,预防复发。
晕厥的病因对选择治疗至关重要。
(二)反射性晕厥
治疗目标主要是预防复发和相关的损伤,改善生活质量。
1.预防策略:
教育是反射性晕厥非药物治疗的基石,让患者相信这是一种良性情况,并了解这一疾病,避免诱因(如闷热而拥挤的环境,血容量不足),早期识别前驱症状,采取某些动作已终止发作(如仰卧位),避免引起血压降低的药物(包括α阻滞剂、利尿剂和酒精)。
对于不可预测的、频繁发作的晕厥需给予其他治疗。
2.治疗方法:
⑴物理治疗(物理反压动作,PCM):非药物性“物理”治疗已经成为反射性晕厥的一线治疗。双腿或双上肢做肌肉等长收缩,在反射性晕厥发作时能显著升高血压,多数情况下可使患者避免或延迟意识丧失。
倾斜训练:高度敏感的年轻患者,“倾斜训练”可减少晕厥复发。
⑵药物治疗:许多试图用于治疗反射性晕厥的药物疗效均欠佳。反射性晕厥患者长期单独使用α受体激动剂药物疗效欠佳,对于偶发患者也不建议长期治疗。推荐在长时间站立或从事诱发晕厥的活动前1h服用单剂量的药物(随身备1片药策略),除生活方式和物理反压动作外,这项治疗在有些患者可能有效。
⑶心脏起搏:心脏起搏很少用于反射性晕厥的治疗,除非发现严重心动过缓。起搏对颈动脉窦研究可能有益。
(三)体位性低血压和直立性不耐受综合征
1.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样可显著改善智力型低血压的症状。
药物诱发的自主神经衰竭(ANF)的治疗原则是消除药物作用和扩张细胞外容量。
老年患者的重力性静脉瘀滞可使用腹带或弹力袜治疗。
2.药物治疗:与反射性晕厥相反,在慢性ANF患者,α激动剂米多君应作为一线治疗(5~20mg/次,每天3次)。但不能治愈,疗效也有差异,仅对有些患者效果显著。
氟氢可的松(0.1~0.3mg/d)促进钠潴留和扩充液体容量,用药后患者症状减少且血压升高。
(四)心源性晕厥
1.心律失常性晕厥:治疗主要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⑴窦房结功能异常:当晕厥发作时心电图记录到心动过缓或晕厥窦房结恢复时间异常(CSNRTms时,应植入心脏起搏器。
停用加重或诱发心动过缓的药物。如果没有合适的替代药物,必须进行心脏起搏。消融治疗可用于以快-慢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但仅有少数患者用于晕厥的一级预防。
⑵房室传导系统疾病:与晕厥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应行心脏起搏。对于那些合并LVEF低下、心力衰竭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或无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ms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进行双心室起搏。
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典型心房扑动相关的晕厥患者首选导管消融。对于与心房颤动或者非典型左心房扑动相关的晕厥患者的治疗应个体化。
尖端扭转性是性心动过速导致的晕厥并不少见,如果是药物引起的获得性QT间期延长,应立即终止应用可疑药物。对心脏正常或仅有心功能轻度受损的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晕厥可选择导管消融和/或药物治疗。对于心功能受损且有晕厥的患者、非可逆性原因导致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的患者,应植入ICD。尽管ICD不能防止晕厥的复发,但可减少心源性猝死。
2.心律植入装置功能异常:少数情况下,先兆晕厥或晕厥有起搏器故障诱发。
与植入装置有关的晕厥可能是脉冲发生器电池耗尽、电极脱位。应提换电极或重新植入装置。有些话做的症状可能是“起搏器综合征”等多重机制导致的低血压。对有房室逆向传导的起搏器综合征患者重新设置起搏程序,个别患者需要更换起搏器。与ICD有关的晕厥常常是因为ICD的有效干预太晚,不能防止意识丧失。对ICD再次设定程序不能解决问题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导管消融可能有效。
3.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治疗目的不仅是防止晕厥再发,而且要治疗基础疾病和减少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对器质性心脏病相关晕厥的治疗不尽相同。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和心房黏液瘤引发的晕厥应行外科手术。继发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晕厥,如肺栓塞、心肌梗死或心脏压塞,治疗应针对原发病。肥厚型心肌病(有或无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晕厥,大部分患者应植入ICD防止心源性猝死。另外,对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应考虑外科手术、肥厚相关血管的化学消融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心肌梗死相关晕厥应用药物或再血管化治疗。其他少见的晕厥原因包括二尖瓣狭窄等情况应治疗原发病,接触梗阻或狭窄。
4.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应针对疾病进行特异性治疗,以减少病死率或威胁生命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对这些患者的治疗目标主要是降低死亡风险。然而,即使有效治疗了基础疾病,患者仍然有晕厥再发的风险。
北京治疗白癜风白癜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