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医院心内科、心外科、血管外科与麻醉科联合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为一位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安置三腔起搏除颤器左室心外膜电极。
患者艾某,男性,70岁,5年前活动时出现胸闷、气短,多次于外院住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律失常、房颤、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并于年8月6日,在外院安置三腔起搏除颤器,术后患者坚持口服抗心衰药物治疗后仍有间断胸闷、气短症状,入院前一个月,患者感上述症状加重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医院。同时,患者因肺结核于年行左下肺叶切除术,并且合并慢性支气管哮喘病史。
入院后,医院多科室诊治讨论,患者外院植入三腔起搏除颤器左室电极位置不理想,导致治疗效果差,但目前有效治疗方式仍为三腔起搏除颤器,由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考虑安置左室心外膜电极,经术前评估及准备,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及家属同意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心外膜电极植入术。术中,心内科、血管外科、麻醉科联合植入体外膜肺氧合-ECMO,心外科采用左侧胸廓小切口植入左室心外膜电极,心内科电生理团队打开原有起搏器囊袋将心外膜电极连接于原起搏器后心电图提示患者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QRS波群由ms缩窄为ms,提示患者心脏收缩同步,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4天患者已能下床活动。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简称膜肺,是抢救垂危患者生命的新技术。ECMO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当患者的肺功能严重受损,对常规治疗无效时,ECMO可以承担气体交换任务,使肺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康复获得宝贵时间。同样患者的心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泵可以代替心脏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该患者重度心衰,曾行左下肺叶切除术,并且合并慢性支气管哮喘病史,麻醉、外科手术风险极大,是ECMO的适应症。
患者植入的三腔起搏器除颤器(CRTD)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三腔起搏器,可以帮助晚期的心力衰竭患者实现左右心室同步收缩,改善心功能,甚至可以让扩大的心脏回缩,同时能够防治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主要用于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内科目前常规开展CRTD植入术,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为重度衰患者安置三腔起搏除颤器左室心外膜电极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
ECMO技术的实施需要多科室医生、护士、麻醉师及其他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在救治过程中形成一个多专业多学科协作的工作模式。ECMO医院,一个地区的危重症急救水平。这是国内首例ECMO支持下重度心衰患者三腔起搏器除颤器,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医院心血管介入诊疗水平、体外循环水平再上新台阶。
文/高洁图/杜蓉
编辑/妮璐排版/巴亚尔
北京白癜风医院电话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