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成功开展首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麻醉科

近期,血管外科专业成功开展我院首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李某某,男,78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0余天”入院。颈动脉CTA示: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混合斑块并管腔重度狭窄,右侧颈总动脉狭窄80%左右,左侧颈总动脉狭窄90%以上。心脏B超示:EF45%。ECG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于年6月24日行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顺利,患者康复出院。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肥胖病人的增多,颈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其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颈动脉狭窄的标准治疗方法,其较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远期通畅率高,远期效果好。术前血管外科、心内科、麻醉科、ICU等多学科进行了充分沟通、术前讨论。血管外科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病案分析、制定了手术预案。因为是本院的第一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怎样配合外科医生调控麻醉深度及术中注意事项,大家还不熟悉。阚景祥主任带领麻醉科团队进行了认真的病例分析。病人高龄合并冠心病,重度高血压病等基础病。心脏B超示:EF45%。ECG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术前麻醉评估ASAIV级,心功能III级。手术麻醉重点包括在阻断颈总动脉后升高收缩血压至mmHg-mmHg,颈总动脉再通后将血压将至mmHg-mmHg,术中必须做好心肺脑功能保护。术中何时使用何种升压药、降压药,关系到病人手术成败及术后转归。另外术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方法与时机,确保患者平稳拔除气管导管时无呛咳。护理团队在徐进华护士长的带领下,术前一日与手术医生沟通,向青大附院手术室护理同行请教手术配合步骤及郭主任手术习惯。外科团队、麻醉团队、手术护理团队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术后病人去向以及护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年6月24日,我院血管外科专业郑世宾主治医师在青大附院血管外科郭明金教授指导下为患者实施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左侧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约30分钟,阻断后将患者的血压快速升至约mmHg以维持脑部供血,颈总动脉再通后再将患者血压及时降至mmHg左右以减少脑部恢复血流后的再灌注损伤。术中外科医生从切开血管、剥除血管内膜斑块、到完全取出斑块缝合血管,共历时1.5小时。全程操作轻柔,手术圆满完成。麻醉方面行气管插管全麻加颈丛阻滞,术中行有创动脉监测,连续监测血压变化。术后平稳拔除气管插管,安全护送回ICU。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未再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术后B超检查示:左侧颈动脉血管通畅,无斑块形成。血管外科郑世宾医生说,颈动脉狭窄是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颈动脉狭窄早期的症状常为头晕、头痛、近期记忆力减退、一过性黑矇及TIA发作等。临床工作中遇到此类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颈动脉的相关检查,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本例手术的顺利开展为我院在血管外科尤其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麻醉、术中管理及护理配合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随着我院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外科同仁们努力拓展新的手术领域。麻醉科必将积极应对各方面手术麻醉挑战,全力承担着为手术医生保驾护航的任务,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麻醉科也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拓展业务范围。这些手术的开展,促进了我院综合实力的提高,同时提高了医护队伍的综合素养,培养了人才。我们将不断的学习总结,更好的为患者服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xgzs/13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