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心力衰竭是老年住院患者的主要死因。入组例患者的SCD-HeFT临床研究证实,对于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纽约心功能分级Ⅱ级和Ⅲ级,LVEF≤35%的患者,在足量的ACE-Ⅰ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后,ICD能够有效降低23%的总死亡率。在该研究中,特别指出胺碘酮作为主要预防药物,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基于此,ACC/AHA/HRS的心律失常器械治疗建议将EF≤35%,纽约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的Ⅰ类治疗建议,循证医学等级为B级。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已经成为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良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COMPANION,CARE-HF,REVERSE,MADIT-CRT,RAFT临床研究均证实,QRS时限是一个可以预估患者CRT植入后反应预后的一个指标,QRS时限越宽,患者可能的获益越明显。因此,年ESC有关CRT疗法的指南当中,对于CLBBB的患者,QRS≥ms,考虑CRT疗法,非CLBBB的患者,QRS≥ms,考虑植入CRT,患者的获益更大。对于ICD一级预防的适应证患者,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