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听一线医生讲述,中国患者为何难以

6月中旬,温州一名年龄高达岁的老人因支气管感染、气喘和呼吸困难入院,而后在温州医院心内科植入了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后,老人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恢复。

6月18日,生物探索记者在温州医院采访了手术的主治大夫林加锋主任、患者家属以及免费为高龄老人提供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的美敦力公司心脏节律疾病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

心脏的重要性——人体的泵机

当泵机不正常了,会怎样?

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主要功能是提供压力,持续、有力地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被誉为人体的“泵机”,需要一刻不停地跳动,可谓最忙的器官。

在生活中,常会碰到一些经常容易疲劳,身体乏力,整天无精打采、并感觉心跳不适或者头晕、眼前发黑甚至发生过晕厥的患者,这可能是患有心率过慢等心衰疾病,医学上建议应该及时去看心脏专科医生。

治疗心动过缓的唯一手段:安装心脏起搏器

我国成人慢性心衰患病率约0.9%,全国心衰患者约万。药物治疗近年来进展较大,是心衰的基础治疗,但仍会出现许多疗效差或无效的患者,而心脏移植供体有限,费用高。

迄今为止,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唯一手段。当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历程

从CRT起搏器到CRT-D起搏除颤器

说起心脏起搏器,大家相对不太陌生,作为一种植入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一个发电机再加上电线”构成的心脏起搏器可通过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起搏技术日新月异,心脏起搏治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心跳缓慢的患者。部分起搏器还可以治疗难治性的慢性心力衰竭,通过双心室同步起搏来改善心脏功能。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也称双心室同步起搏)通过恢复左右心室的同步跳动治疗心脏衰竭,即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功能:当心脏出现室内传导阻滞(适应症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右心室不同步收缩,临床医生会建议植入人工三腔起搏器(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以达到心房心室顺序起搏并左右心室同步收缩,提高心脏射血分数。

新型心脏治疗仪器包括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所用的心脏起搏器和核磁共振(MRI)兼容心脏起搏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起搏器(CRT-D)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除颤功能(CRT+ICD),也就是说除了达到双心室同步收缩还具有除颤功能。

如何判断患者适合安装CRT还是CRT-D?

林家锋医生这样形容:CRT的作用就像一个心脏“啦啦队”的作用(心跳不同步即没有“啦啦队”),我们每个正常人都有“啦啦队”,心脏一旦没有“啦啦队”就没力气,心衰患者的“啦啦队”没有了,就得重新给他安装一个“啦啦队”——CRT。CRT-D中的D是除颤的,因为心衰的病人容易猝死,心衰的病人跟没有心衰的病人比较起来,前者猝死率会增加好几倍。

一般情况下,CRT用于那些罹患慢速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治疗,比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R-R长间歇等等。在发病时,患者的心跳会突然减慢,如降低到每分钟30跳左右,这将会严重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起搏器的作用就是短促多次地触发电脉冲刺激心肌,带动心脏按照预先设定的频率跳动,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

对于“如何判断患者是安装CRT还是CRT-D?”这个问题,林家峰医生表示:欧美国家所有的病人都是CRT-D,中国才有CRT,这就是经济的问题,如果是不考虑经济那就是CRT-D。CRT只能解决同步的问题,不能除颤。

国外要么是CRT-D要么是ICD,一般心脏患者只需要两个选择,要么是ICD,如果有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就是CRT-D。CRT只是出现在中国的,这是中国的特色。

为什么CRT起搏器是中国的特色?

林医生表示,遗憾的是我们中国,CRT-D植入严重不足。根据统计数据,年,拥有13亿多的中国一共植入大约台CRT-D,同比之下美国人口基数只有3亿,却在年共植入10万台CRT-D。可以肯定的是,很多本应该接受的CRT-D植入的患者没有进行该项治疗。

植入CRT和未植入CRT的,观察三五年以后,前者的死亡率会降低30%多;植入CRT-D与植入CRT患者对比,前者的死亡率也会降低30%多。累计起来,植入CRT-D的患者与未接受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死亡率对比,前者会低60%多。

中国患者植入CRT-D较少的主要原因还是价格较贵以及未进入医保报销体系,而在国外台CRT-D是可以医保报销的。因此,安装何种起搏器不仅取决于疾病本身,家庭经济因素也是一个原因。

怎样让患者尽早用上起搏器中的“战斗机”CRT-D?

林医生表示,CRT-D起搏治疗的适应症跟传统起搏器是不一样的,前者不仅解决了患者的心衰问题,还解决了猝死的问题,突然死亡一般都是主要由心室颤动引起。

尽管心室颤动跟心房颤动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结局完全不一样,心房颤动只是心脏乱跳,病人不会死的;但是心室颤动一旦发生,如果6分钟以内没有把他救过来,那这个人就死掉了。

林医生认为,“中国那些本应该植入CRT-D的患者却没有做”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这与医生对心内科手术的认知不足有关;其次媒体没有重视相关专业知识的科普性宣传;第三与中国居民医疗消费承受能力有关;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该项手术未完全纳入医保报销体系。

目前在中国,一般对安装心脏起搏器的医保覆盖率最高可以达到3万的70%,即2.1万人民币。一般医保覆盖率越高的省份,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越多,例如在起搏器报销概率全国最高的安徽省,其报销额可达10万元,因此植入量也是全国最高的。

除此之外,CRT-D在患者群体中的可及性也离不开类似美敦力这样的企业的支持,像此次这位百岁老人可以免费植入CRT-D也得益于该产品的生产商美敦力公司的馈赠。

美敦力大中华区心脏节律疾病管理高级总监黄芳在与林医生及患者家属合影时表示:“减轻病痛、恢复健康、延长寿命是美敦力公司创立以来的从未改变的使命。一直以来,我们在中国为贫困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救助。很自豪看到我们的心脏再同步除颤器进一步帮助延长王老先生的生命。”

在统计学上,手术的成功率和有效率跟患者的年龄是否存在关联?

林加锋医生表示,手术的成功率主要是跟血管长得好不好直接相关。他解释道,这就类似开车,在道路很直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开进去,倘若这条路拐来拐去的你就很难进去;血管也类似,它有主支,放到主支里面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把它放到另外一条分支血管,这个分支血管跟主支的角度若是45度就难以放置进去;不过只要手术医生的经验丰富,随着医疗器械的改进,也基本上能够放置进去。

影响手术成功率的主要是看病人手术的耐受力,病人的年龄只是一个参考依据,有的90多岁血管等各方面都较好也是可以植入起搏器的。例如这位患者,他在95岁的时候很好的,看起来像70多岁一样,倘若95岁真的像是95岁的老人就有可能做不了。

他还补充道,这位百岁老人CRT-D的成功植入告诉我们,年龄不是植入CRT-D的障碍。心衰患者不要因为年龄有所顾虑,积极治疗对保持身体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都有好处。

安装起搏器后能否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等介入式医械时,就得万事小心,生活质量处处备受影响。相比之下,国外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显著高于国内患者,他们在安装了脑起搏器或者是心脏起搏器后,仍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打球跑步登山等。

美敦力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从年开始,公司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长期使用植入式医疗器械控制自身慢性疾病的长跑爱好者,希望他们能够积极参加一年一度的“全球英雄”长跑赛。

今年的10月2日至4日,年的“全球英雄”慢病患者长跑赛又将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举行,这不仅是通过该赛事向与疾病做斗争的患者们致敬,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个与全世界分享各自与疾病抗争故事的平台。

美敦力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希望这项活动能让全世界范围内的慢病病友们彼此多交流,并鼓励更多慢病患者尽早采取行动,更主动地管理和控制疾病,保护健康。

来源:生物探索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

主管单位:国家发改委

主办单位:中国经济导报社

频率:半月刊每月1号、15号

读者群:政府官员31%、企业决策管理层52%、专家学者6%、企业部门主管9%、其他2%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是目前唯一面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央级权威期刊。为您提供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的深度报道及最新政策法规指南,提供企业界需求的前沿科技、实用资讯、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正规
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xgzs/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