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READ
早在年,Correa提出了胃癌发生经典模式:正常胃粘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小肠性肠上皮化生-大肠性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重度)-胃癌。因此,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和根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stis,GAG)是阻止CAG向胃癌发展、降低胃癌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定义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GAG)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重,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粘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比低发区高。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属于中医胃脘痛或胃痞症的范畴;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
由于本病发病率高,且临床上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卫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
症状
在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类疾病,发病与年龄、幽门螺杆菌、吸烟、酗酒、急性胃炎迁延等因素有关,做胃镜约有13.8%的人检出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在各种因素(抽烟、喝酒、幽门螺杆菌等)的作用下,胃粘膜出现慢性炎症,若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久而久之导致胃分泌腺体萎缩。
胃镜下看,胃粘膜颜色变浅、变薄、血管显露,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胃蠕动功能失调等,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Symptoms
病因
1、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均可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与加重因素。2、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3、生物性因素: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等对胃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慢性肝病患者常有慢性胃炎的症状和体征,胃粘膜染色也证实在乙肝病人胃粘膜内有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4、放射:放射治疗溃疡病或其他肿瘤,可使胃粘膜损伤甚至萎缩。
5、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出现HP感染,而且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因。
饮食不当、长期嗜烟酒、滥用药物、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分泌胃泌素的胃窦区切除,致使胃粘膜营养障碍等,均易导致胃粘膜受损而发生萎缩、炎症变化。
Cause
诊断
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病理活组织检查发现。胃镜诊断包括病变部位、萎缩程度、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胃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细或平坦,黏膜血管显露,以及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等,亦有粘膜糜烂,出血现象。
另外,少数伴有恶性贫血患者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发现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阳性。近期研究发现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Ⅰ、Ⅱ的检测有助于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也就是常说的胃功能三项检查。
Diagnosis
治疗
应尽可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去除病因,缓解症状和改善胃粘膜炎症是治疗的目的。并需防止并发症、定期监测防止恶变。
(1)根除幽门螺杆菌(Hp)
(2)抑酸或抗酸治疗。萎缩病变局限,有胃粘膜糜烂或以烧心、反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3)胃粘膜保护剂,适用于有胃粘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药物包括兼有杀菌作用的胶体铋,兼有抗酸和胆盐吸附作用的铝碳酸制剂和粘膜保护作用的硫糖铝等。具体药物有①硫糖铝,胶体果胶铋,铋与枸橼酸络合物,吉法酯(惠加强-G)等;②前列腺素类;③替普瑞酮;④瑞巴派特(膜固思达);⑤谷氨酰胺类(麦滋林)。
(4)胃肠动力药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早饱等症状为主者。药物如胃复安、多泮立酮、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
(5)解痉药:当胃炎导致胃痉挛性疼痛时可适当选用抗胆碱药物。
(6)助消化药物:当腺体萎缩,粘膜屏障作用减退,胃酸、消化酶分泌减弱,致胃排空延迟,上腹胀满,使用消化酶类药物(达吉等),可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7)其它:抗抑郁药、镇静药。适用于睡眠差、有明显精神因素者。
(8)恶性贫血诊断:PCA阳性,内因子抗体阳性,运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
(9)胃癌前期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属于胃癌前期病变,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者,主要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不典型增生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对轻、或中度异型增生可定期随访,随访时间轻度异型增生可每年一次,而中度者则以半年一次为宜。随访期间可采用中医药治疗或化学干预治疗。对腺瘤型和小病灶的重度异型增生可考虑内镜下粘膜切除,而对范围较广的病灶可予外科手术切除。
Treatment
预防
1.祛除病因。萎缩性胃炎患者首先要彻底治疗急性胃炎,以及口、鼻、咽喉部的慢性感染,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否则细菌或病毒经常被吞人或直接刺激胃,可反复发病。
2.饮食得当。暴饮暴食、饮食过冷或过烫,喝咖啡、浓茶以及偏食等,可破坏胃分泌的节律性,引发萎缩性胃炎。食物不新鲜、质硬、不易消化及不规则进食,都可对胃黏膜产生物理性和化学性损害。高脂、高糖、高盐、高油食物,油炸、腌熏、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均可增加胃的负担。
3.戒酒忌烟。长期的尼古丁刺激,可使胃酸过多,从而产生有害作用。长期酗酒,可致胃黏膜损伤,乙醇(酒精)浓度越高,损伤越强烈。
4.稳定情绪精。神压力重、情绪低落或焦虑、怨恨、紧张、恐惧等情况如果持续存在,而且强烈刺激患者,常可影响胃的蠕动和胃酸分泌,而诱发胃炎或使病情加重。
5.防止传染。在胃炎患者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达50%以上,并且可传染。
6.合理用药。有些药物对胃黏膜有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可导致胃黏膜糜烂和溃疡。这些药常为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止痛药、抗癌药、激素等,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红霉素等。患者不能滥用这些药物,即使要用,也最好在饭后服用。
7.劳逸结合。患者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体质,适应气候冷暖变化(有些胃炎发作与季节变化有关,如秋冬之交或冬春之交)。工作(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繁忙、紧张,要按时吃饭(驾驶员患胃炎的比例很高)。
8.定期检查,必要时作胃镜检查。
Preventment
注意事项
1、停止伤胃的行为
a、因此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都应停止伤胃的行为,保护已变薄的土壤,杜绝烟、酒、高盐、浓茶等常见易“伤胃”的食物或行为。
b、避免或调整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激素等“止痛消炎药物。
c、按时进食,不暴饮暴食,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用或少用刺激性调味品,例如辛辣的调料。
d、关于怎么补其实,并没有那么讲究,食品新鲜、各种营养成分充足即可,例如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摄入。
(图片来自于网络)
2、不必当作“洪水猛兽”
听说这个病会癌变,心里总有个负担,该怎么办?
确实有癌变的几率,但并不高,而且完全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来预防肿瘤的出现。
不应笼统地说萎缩性胃炎就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癌变风险大小主要看是否出现不典型增生及程度。
对萎缩性胃炎伴有不完全性结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要重视,并要定期随访,对完全性小肠化,因其无重要临床意义,故无需紧张。
3、定期检查才是理性做法
为了监视病变的动态变化,要定期复查胃镜,预防癌前疾病的进展。具体随访时间应该视个体因素和治疗情况等决定。
建议复查的时间,一般萎缩性胃炎3-5年1次;伴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或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左右1次。如果是重度不典型增生,应按癌变对待,可予内镜下完整切除或手术切除。
因此萎缩性胃炎不必当作“洪水猛兽”,定期检查自己心中有数就好。
Notes
1
科室介绍
医院消内科现有正教授2名,副教授2名,硕士生导师1名,医学博士2名,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3名,消化内镜中心配备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Olympus内镜系统,不仅可以完成常规胃肠镜及无痛胃肠镜检查,还兼有放大及电子染色功能,能进行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超声内镜检查,开展消化道息肉切除、止血、消化道异物取出等常规消化道内镜下手术治疗。
科室特色项目
2
内镜精细检查
1、更高的技术要求,普通胃肠镜检查无法完成
染色内镜:小病灶的检出率比正常方法提高2~3倍。
内镜窄波成像术:电子染色内镜提高病灶检出率。
放大内镜:可放大60~倍,接近实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2、对检查医生的更高要求,须由专业医生完成
更专业的内镜检查技术;
对可疑病灶的高识别力;
对下一步检查及处理的丰富临床经验。
3
科室设备
Olympus内镜系统
优点:优良的可视性,便捷的操控性。这些创新技术将有助于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系统是目前在消化内窥镜诊疗领域先进的系统,采用最新的光学数字技术,检查结果更为清晰,帮助医生准确、迅速地发现病灶,医院对于早期消化道癌症的诊疗能力,赋予了患者更大的治愈希望。
奥林巴斯系统可对胃肠道息肉、早期恶性肿瘤,可在内镜下直接切除,彻底根治,免除开刀手术之痛苦。使患者轻松完成检查与治疗,可以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早康复,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团队
刘建生
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症胰腺炎、肝硬化及并发症和胃肠病治疗。
周三下午
黄志刚
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消化系统各种疑难杂症,擅长内镜下各种诊治,内镜特色为胃肠道早期肿瘤精细筛查及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POEM术及胆胰腺疾病ERCP、超声内镜下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
非固定
需提前预约
熊光苏
上海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消化系统疾病疑难杂症诊治,内镜各种诊治。尤其擅长胃肠道早癌筛查及诊治、胆胰疾病ERCP、超声内镜诊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诊治。
非固定
需提前预约
张哲永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对消化系统少见病、罕见病如胃肠淋巴瘤、间质瘤、异位胰腺、囊腺病等的诊断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擅长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包括内镜下胃肠疾病诊断、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内镜下止血技术等。
星期五专家门诊、星期一上午、星期三肠胃镜中心
欧平安
医院
副主任医师
熟练掌握消化道内窥镜的诊疗技术,尤其擅长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如胃肠道癌前病变的诊断,炎症性肠病诊断,对消化道狭窄的扩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套扎治疗、溃疡等急性活动性出血病变,内镜行粘膜下注射止血治疗、取异物、息肉摘除治疗等。
周二、周五上午
盛珏
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窦炎、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慢性肝病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早期胃肠肿瘤、恶变病例等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诊疗技巧对内窥镜检查(胃肠镜)的操作熟练、细致,内窥镜下诊断精确,对无痛胃肠镜的检查具较深刻的体会。
周四、周六
叶子龙
医院
副主任医师
消化系统疑难病例的诊治,特别是溃疡病、反流性食管炎、结肠病等疾病的诊治。
周一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对任何医药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或广告宣传。有关疾病、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有专业资质的医疗人员。
消化内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