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关于心电图的价值哪项不正确(D)
A、确诊心律失常B、确诊心肌梗死C、辅助诊断房室肥大D、反应心功能状态
2、肢体导联中,一下属于标准导联的是(D)
A、aVRB、aVLC、aVFD、Ⅲ
3、额面六轴系统坐标中,顺钟向的角度为(),逆钟向的角度为(),每两个相邻导联轴间的夹角为(B)°。
A、负向、正向、30°B、正向、负向、30°C、负向、正向、20°D、正向、负向、20°
4、下列关于心前区导联说法正确的是(D)
A、V1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B、V2位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
C、v3是V4和V5联线的中点D、V4左锁骨中线平第五肋间
5、QRS波群反应的是(C)
A、心房除极过程B、心房复极过程C、心室除极过程D、心室复极过程
6、左图所示QRS波群的正确命名是(D)
A、qRB、QSC、RD、RS
7、在心电图上测P-P(R-R)间期时间为0.75s,则被检者的心率为(D)。
A、65次/分B、70次/分C、75次/分D、80次/分
8、正常成人的心电轴方向指向左下,正常范围为(A)
A、-30°—+90°B、-60°—+90°C、-90°—+30°D、0°—+°
9、根据Ⅰ、Ⅲ导联QRS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Ⅰ、Ⅲ导联主波均为负向波电轴不偏
B、Ⅰ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Ⅲ导联主波为正向波提示电轴左偏。
C、二者主波向下,电轴显著右偏
D、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Ⅲ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提示电轴左偏。
10、描记心电图显示,v5:R/S=1,提示该患者出现了()转位,常见于(B)。
A、顺钟向、左心室肥大B、顺钟向、右心室肥大
C、逆钟向、左心室肥大D、逆钟向、右心室肥大
11、下列哪项提示P波异常( D)
A、aVL导联P波不明显B、Ⅲ导联P波双向C、aVR导联P波倒置D、V5导联P波倒置
12、在任一导联中,ST段压低均不应超过(A),但aVR导联除外。
A、0.05mvB、0.1mvC、0.25mvD、0.5mv
13、当心电图上出现U波增高,常见于(A)
A、低钾血症B、低钠血症C、低氯血症D、低钙血症
14、右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D )
A、P波高而宽B、P波增宽C、P波出现切迹D、P波尖锐高耸
15、左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C)
A、P波小而窄B、P波增宽C、P波出现双峰D、P波尖锐高耸
15、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心电图常见哪种表现(D)
A、T波低平B、P波高尖C、QRS波增宽D、P波双峰
16、根据下面的心电图特征可诊断为(C)
A、左心房肥大B、右心房肥大C、左心室肥大D、右心室肥大
17、根据下面的心电图可诊断为(C)
A、心肌缺血B、心房颤动C、右心室肥大D、心房扑动
18、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包括(D )
A、只显示左室肥大B、只显示右室肥大C、同时显示双室肥大D、大致正常
19、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梗死区导联最典型表现有:( A )
A、ST段弓背向上抬高B、坏死型Q波C、T波直立高耸D、缺血型T波倒置
20、正常成人PR间期为(B)
A、0.10-0.2OsB、0.12-0.20sC、0.06-0.08sD、0.32-0.44s
21、心肌梗塞的“损伤型”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在:( D )
A、T波对称性改变B、异常Q波C、T波直立高耸D、ST段抬高
22、下列哪种情况下在常规导联心电图上不出现典型心肌梗死表现(D)
A、前间壁心肌梗死B、前壁心肌梗死C、下壁心肌梗D、后壁心肌梗死
23、诊断陈旧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是(B)
A、T波对称性改变B、异常Q波C、T波直立高耸D、ST段抬高
24、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与T波形成单项曲线,首先考虑为(C)
A、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B、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C、急性下壁心肌梗D、陈旧性后壁心肌梗死
25、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B)
A、急性后壁心肌梗死B、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D、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
26、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时出现梗死图形的导联是( C )
A、Ⅱ、Ⅲ、AvfB、Ⅰ、aVFC、V1、V2、V3D、V4、V5、V6
27、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范围通常是( C )
A、60~80次/minB、80~次/minC、~次/minD、~次/min
28、李先生,48岁,突感心悸就诊,心电图示心率次/分,QRS波时间0.10秒,R-R绝对整齐( D )
A、房颤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D、窦性心动过速
29、同学小吴在体检时发现心电图显示:P波规律出现,频率87次/分,在Ⅱ导联中P—P间距最短为0.68s,最长为1.12s,小吴同学可能出现以下哪种情况(C)
A、室性早搏B、房性早搏C、窦性心律不齐D、心房颤动
30、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C)
A、心房颤动B、心房扑动C、房性早搏D、室性早搏
31、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D)
A、心房颤动B、心房扑动C、房性早搏D、室性早搏
32、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C)
A、心房颤动B、单源性室性早搏C、多源性室性早搏D、多形性室性早搏
33、下列支持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指标(D)
A、提前出现的P波B、QRS波群前无P波C、QRS波群宽大畸形D、代偿间歇不完全
34、下列哪项提示心电图上有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B)
A、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B、提前出现一逆行P波
C、提前出现P-QRS-T波群D、代偿间歇完全
35、心电图示R-R间隔决对规则,频率次/min,QRS波群时限<0.lOs,应考虑为(B)
A.窦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C.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D.心房颤动
36、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C)
A、阵发性心房颤动B、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D、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37、属于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典型心电图表现的是(D)
A、连续3个或以上的快速、宽大畸形QRS波B、时限大于0.12s
C、频率次/分D、每3-10个QRS波群即扭转一次
38、心房颤动的心电图指标,下列哪项不正确(C)
A、P波消失,代之为“f”波B、f波频率为-次/min
C、心室率规则D、QRS波群形态同窦性心律
39、在下列指标中,哪项不符合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条件(A)
A、心室律规则B、QRS波群时限0.13sC、心室率2OO次/minD、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40、心室扑动的频率(D)
A、—次/minB、—次/minC、—次/minD、—次/min
41、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D)
A、房性期前收缩B、房性逸搏C、交界性早搏D、交界性逸搏
42、心电图示P-R间期固定,且大于0.21s,最可能的诊断是(A)
A、I度房室传导阻滞B、文氏现象C.、窦性心律不齐D、莫氏Ⅱ型
43、下列哪项不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改变(B)
A、Ⅰ、V5、V6导联R波增宽且有切迹B、Ⅰ、V5、V6导联无Q波
C、QRS时限≥0.l2sD、V5导联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44、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A)
A、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B、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C、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D、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45、高钾血症最早的心电图改变是(A)
A、T波呈帐篷状B、U波显著增高C、T波倒置D、QRS波群增宽
46、下列不是胺碘酮导致不良反应的心律失常(C)
A、房室传导阻滞B、窦性心动过缓C、房性心动过速D、窦性静止
47、心电图示P波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倒置,P-P均齐,间隔0.48s,应考虑为(A)
A、窦性心动过速B、窦性心动过缓C、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D、心房颤动
48、心电图上,下列哪项能提示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D)
A、P-R间期固定性延长B、P-R间期逐渐延长
C、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D、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
49、心电图示P波与QRS波群无关,心室率45次/min,律齐,最可能的诊断是(A)
A、窦性心动过缓B、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50、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B)
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B、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C、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D、窦房阻滞
51、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见心律失常是(A)
A、室性心律失常B、窦性心动过速C、房颤D、房室传导阻滞
52、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C)
A、正常心电图B、窦性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房性早搏
53、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B)
A、房性早搏B、室性早搏C、交界性早搏D、心房颤动
54、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A)
A、房性早搏B、室性早搏C、交界性早搏D、心房颤动
55、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C)
A、房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C、尖端扭转室性心动D、心房颤动
56、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B)
A、房性早搏B、心房扑动C、心房颤动D、心室扑动
57、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D)
A、房性早搏B、心房扑动C、心房颤动D、心室扑动
58、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C)
A、房性早搏B、心房扑动C、心房颤动D、心室扑动
59、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C)
A、心房颤动B、心房扑动C、心室颤动D、心室扑动
60、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A)
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B、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61、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C)
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B、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62、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D)
A、房性早搏B、房性逸搏C、交界性早搏D、交界性逸搏
63、下图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为(A)
A、室性早搏、室性逸搏B、房性早搏、房性逸搏
C、交界性早搏、交界性逸搏D、室性早搏、心房颤动
二、多选题
1、属于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是(DE)
A、Ⅰ导联B、Ⅱ导联C、Ⅲ导联D、aVR导联E、aVF导联
2、下列关于心电图各波段说法正确的是(ACDE)
A、P波反应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B、P-R段反应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C、QRS波反应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D、T波反应心室快速复极过程
E、Q-T间期反应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3、测量心电轴的常用方法有(ABC)
A、目测法B、作图法C、查表法D、记录法E、连线法
4、哪些情况可导致心电图电轴左偏(ACD)
A、左心室肥厚B、心肌炎C、左束支传导阻滞D、左前分支传导阻滞E、肺心病
5、哪些情况可导致心电图电轴右偏(ABCDE)
A、右心室肥厚B、婴幼儿C、右束支传导阻滞D、右后分支传导阻滞E、肺心病
6、关于P波波形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时间小于0.12秒B、aVR导联倒置
C、Ⅰ、Ⅱ、aVF,v4-6导联均直立
D、Ⅲ、aVL、v1-3可倒置、双向或低平
E、肢体导联振幅小于0.25mv,心前区导联振幅小于0.2mv
7、关于QRS波群波形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时间为0.16-0.10秒
B、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
C、Ⅰ、Ⅱ、aVF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上
D、v1-6导联按R波逐渐增高与S波逐渐变浅的规律移行。
E、Q波的振幅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时间小于0.04s
8、有关ST段上移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在肢体导联中上移不超过0.1mvB、在v4-6导联中上移不超过0.1mv
C、在v1-2导联中上移不超过0.3mvD、在v3导联中上移不超过0.5mv
E、在aVR导联中上移不超过0.2mv
9、关于T波波形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T波方向大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B、Ⅰ、Ⅱ,v4-6导联均直立
C、Ⅲ、aVL、aVF、v1-3可直立、倒置或双向
D、形态圆钝,双支不对称
E、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振幅≥1/10R波
10、符合小儿心电图特点的有(ABDE)
A、小儿P-R间期较成人短B、小儿Q-Tc间期较成人长
C、心前区导联振幅较低D、可出现电轴右偏E、T波变异性较大
11、符合老年人心电图特点的有(BCDE)
A、P波小而窄B、P波振幅减低C、P-R间期轻度延长
D、QRS波群时限延长E、Q-T间期延长
12、哪些患者心电图可出现肺性P波(BCD)
A、心肌缺血B、肺心病C、肺动脉高压D、房间隔缺损E、二尖瓣狭窄
13、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包括(ABCDE)
A、QRS波振幅增高B、电轴右偏C、电轴左偏D、QRS时间轻度延长E、ST-T改变
14、心肌缺血的时T波有哪些改变(ABCD)
A、T波高大直立B、T波倒置C、T波双向D、T波低平E、ST段改变
15、ST-T改变可见于哪些疾病(ACDE)
A、心肌缺血B、心肌炎C、心脏神经官能症D、心室肥大E、预激综合征
16、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过程包括(ABCD)
A、超急性期B、急性期C、亚急性期D、慢性稳定期E、恢复期
17、属于病理性传导障碍的是(ABCE)
A、左前分支阻滞B、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C、Ⅲ度房室传导阻滞D、预激综合征E、窦房阻滞
18、关于窦性停搏心电图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BDE)
A、具有窦性心律的特点
B、规则的P-P间距中突然出现P波脱落
C、规则的P-P间距中逐渐出现P波脱落
D、P波脱落后形成长P-P间距与正常P-P间距不成倍数关系
E、窦性停搏后常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
19、关于室性早博的心电图特点(ABCDE)
A、提前出现的宽大QRS波B、宽大QRS波前无P波
C、其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D、代偿间期不完全E、QRS波时间0.12S
20、下面对逆行P波叙述正确的是(ABCDE)
A、可出现于QRS波之前B、可出现于QRS波之后C、或与QRS波重叠
D、在aVR导联直立E、在Ⅱ、Ⅲ、aVF导联倒置
21、哪些疾病常伴有心房颤动(ABCD)
A、风湿性心脏病B、心肌病C、肺心病D、高血压性心脏病E、急性冠脉综合征
22、有潜在危险性的期前收缩包括(BCDE)
A、偶发室性期前收缩B、频发室性期前收缩C、成对室性期前收缩
D、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E、RonT现象
23、尖端扭转室性心动的常见病因(ABCDE)
A、严重低钾血症B、胺碘酮药物不良反应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逸搏
D、奎尼丁药物不良反应E、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24、下列关于室颤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P、QRS、T波完全消失B、频率在次/分
C、出现形态、节律极不规则的连续的小振幅波
D、伴有意识丧失或抽搐E、心脏完全丧失泵血功能
25、下列属于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说法正确的是(BDE)
A、P-R间期大于0.20sB、P波规律出现C、又称为莫氏现象
D、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脱落一个QRS波群
E、常以P波个数和下传数的比例来表示房室传导阻滞的程度
26、关于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说法正确的是(ABCE)
A、P-R间期固定不变B、部分P波后有QRS波群脱落
C、可形成2:1、3:2、3:1、4:3等房室传导D、又称为文氏现象E、又称为莫氏Ⅱ型
27、关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P-P间距与R-R间距各自保持一定的规律B、频率在40-60次/分
C、QRS波群的形态、时限与频率与潜在起搏点的位置有关
D、P波频率大于QRS波频率E、P波与QRS波群互不相关
28、关于帐篷T说法正确的是(BCDE)
A、低钾血症时出现B、高钾血症时出现
C、T波高尖D、基底变窄E、升支与降支对称
29、高钾血症可引起的心律失常包括(ACDE)
A、室性心动过速B、传导阻滞C、室性早搏D、心室扑动或颤动E、心脏停搏
30、心电图的分析包括(ABCDE)
A、判定主导心律B、计算心率C、测量电轴D、测量重要间期与时间E、分析P、QRS、T、U波及ST段
31、临床中心电图的应用很多,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ABCDE)
A、了解有无心肌缺血B、分析和鉴别各种心律失常C、反应心房、心室肥大的情况
D、协助诊断E、明确心肌梗死的性质、部位和分期
32、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为(ABC)
A、T波倒置B、ST弓背向上抬高C、坏死型Q波D、T波低平E、QRS波群增宽
33、关于描记心电图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右上肢为红色导联B、走纸速度为50mm/s
C、发现心律不齐应当延长Ⅱ导联描记长度D、一般各导联记录3-5个心室波
E、当v1导联QRS波呈Rs时应当加做v7-9导联
34、描记心电图前,患者应避免(CDE)
A、讲话B、饮水C、饱餐D、吸烟E、运动
35、代偿间歇完全的期前收缩有(BCD)
A、房性早搏B、多源性室早C、交界性早搏D、室性早搏E、间位室性早搏
36、提示心肌缺血的ST段改变有(AC)
A、水平型B、鱼钩型C、下斜型D、上斜型E、低平型
37、属于右胸导联的是(AC)
A、v1B、v2rC、v3rD、v4rE、v5r
38、使用目测法测量心电轴描述正确的(ABCDE)
A、Ⅰ、Ⅲ导联主波均为正向波为电轴不偏B、Ⅰ、Ⅲ导联主波均为负向波为重度右偏
C、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Ⅲ导联主波为较深的负向波为左偏
D、Ⅰ导联主波为较深的负向波,Ⅲ导联主波为正向波E、以说法都正确
39、关于心电图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DE)
A、等电位线上缘至R波顶点垂直距离为R波电压
B、P波內缘始末点间水平距离为P波时限
C、P-R间期为自P波起点水平测至QRS波终点
D、Q-T间期为自QRS波起点测至T波终点
E、每分钟心率为60除以P-P(R-R)间期
40、下壁心肌梗死时,异常Q波或QS波常出现的导联为(BCD)
A、ⅠB、ⅡC、ⅢD、aVFE、Avr
三、填空题
1、心电图反应了整个心脏电激动过程,该过程可分为极化、除极和复极3个阶段。
2、肢体导联的电极主要放置于右臂(R)、左臂(L)和左腿(F)。
3、心脏的传递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间束、房室结、希室束以及浦肯野纤维。
4、心电图的走纸速度以25mm/s,定准电压为1mv,则心电图纸的横线上每小格代表0.04s、每大格代表0.2s、纵线上每小格代表0.1mv、每大格代表0.5mv。
5、正常人v1导联室壁激动时间不超过0.03s。
6、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超过此时限即为延长。
7、小儿心率较快,新生儿-次/分;1-5岁90-次/分;6-9岁80-次/分;10岁以后60-次/分。
8、心房肥大的心电图特征主要表现为P波的形态、时间及振幅的变化。
9、心房肥大心电图特征主要表现为P波的改变。左心房肥大时P波的主要表现是P波时间增宽,呈双峰性型,右心房肥大时P波的主要表现是P波振幅增高,双心房肥大时P波的主要表现是P波高宽呈双峰型。
10、心肌缺血心电图可表现为ST段改变或T波改变,也可同时出现ST-T改变。
11、心肌缺血时T波发生改变,T波倒置深尖、双支对称,称为冠状T波。
12、当发生透壁性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常表现为心内膜下缺血(T波倒置)或心内膜下损失(ST段抬高)类型。
13、典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为缺血部位导联呈缺血型ST段压低,可分为水平型和
下斜行型。
14、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后,在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缺血、损失、坏死3种类型的图形。
15、病理性Q波是指时间≥0.04s,振幅≥同导联的1/4R波。
16、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根据心电图上有无Q波,心肌梗死可分为Q波型心肌梗死和非Q波型心肌梗死。
17、心律失常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心脏激动或/和传导出现异常从而引起心脏节律改变。
18、心律失常按发生机制可分为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和激动起源和传导双重异常3类。
19、窦性心律的频率为6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的频率为40-6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为-次/分。
20、诊断窦性心律不齐时,在同一导联上,P-P(R-R)间期相差0.12s。
21、异位心律包括主动性异位心律和被动性异位心律。
22、期前收缩垵异位起搏点的位置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3种。
23、联律间期又称配对间期,指的是期前收缩与其前正常波动的时距。
24、每次正常搏动之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期前收缩二联率。每两次正常搏动之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期前收缩三联率。
25、心房扑动的F波按一定比例下传,常为2:1、3:1和4:1传导。
26、心房颤动的f波频率为-次/分;心房扑动的F波频率为-次/分。
27、终止心室颤动的最有效措施是电除颤。
28、房性逸搏的频率为50-60次/分;交界性逸搏的频率为40-60次/分;室性逸搏的频率为20-40次/分。
29、心脏传导阻滞可发生与心脏的任何部位。按照传导障碍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窦房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内传导阻滞。其中以房室传导阻滞最为常见。
30、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与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的区分主要QRS波群时限时限,当QRS≥0.12s为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当QRS<0.12s为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31、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典型心电图表现是v1或v2导联的QRS波群呈M型(rsR′)。
32、细胞内外各种电解质的平衡对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起到一定作用,一旦发生电解质紊乱,则可影响心肌的除极和复极过程。
33、当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心电图出现变化,典型表现为U波显著增高,可超过0.1mv或同导联T波的振幅,并可与T波融合呈双峰状。
34、高钾血症所致的心电图特征与血钾浓度密切相关:当血钾>5.5mmol/L时,Q-T间期缩短,T波高尖,基底变窄,两支对称,呈帐篷T。
35、洋地黄效应的典型心电图特征是ST-T改变呈鱼钩型,以及Q-T间期缩短。
36、心电图诊断至少从心律、传导、房室肥大、心肌4方面考虑心电图有无异常,并结合临床资料,最后做出判断。
37、描记心电图时,红色电极放于右上肢,黄色电极放于左上肢,黑色电极放于右下肢,绿色电极放于左下肢。
38、心前区导联按照v1-6的顺序放置,其相对应的颜色是红、黄、绿、棕、黑、紫。
39、确定主导心律是否是窦性心律,应寻找并分析P波的形态和出现的规律。
40、测量电轴最简单的方法是根据Ⅰ导联、Ⅲ导联导联的主波方向进行推测。
四、判断题
1、心前区导联轴系统主要用于判断心前区导联的心电图波形以及心电轴的钟向转位。(×)
2、P波是心房除极波,起始部代表右心房除极,终末部代表左心房除极。(√)
3、同一病人不同导联的P-R间期并非完全一致。(√)
4、成年人的P-R间期为0.12-0.2秒。老年人及心动过缓者,P-R间期可略延长,但不应超过0.25秒。(×)
5、老年人Q-T间期常随年龄增大而延长,在0.48s以内均为正常。(×)
6、QRS波群振幅增高是右心室肥大的一个重要特征。(×)
7、双侧心室肥大多见于各种心脏疾病晚期。(√)
8、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是与演变规律是诊断心肌梗死和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
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坏死型Q波可永久存在。(√)
10、一般心电图所见坏死型图形出现的导联是心肌梗死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
11、正常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并按照一定的传递速度和顺序下传至心房、房室结、束支、希氏束、浦肯野纤维。(×)
12、激动传导异常,最多见的生理性传导障碍。(×)
13、房性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14、偶发性期前收缩是指期前收缩不超过8个/分,频发性期前收缩是指期前收缩超过8个/分。(×)
15、多源性期前收缩是指在同一导联上,出现两种或以上形态及联律间期互不相同的期前收缩。(√)
16、插入性室性早搏又称间位室性早搏,多发生于窦性心律较慢时,代偿间歇完全。(×)
17、室性期前收缩RonT现象,是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落在前一个心动周期的T之后。(×)
18、室性期前收缩RonT现象极易引发心室颤动。(√)
19、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展为室性扑动或室性颤动。(√)
20、心房扑动的心室率绝对不规律;心房扑动的心室率可规律,也可不规律。(√)
21、心房颤动时,如出现R-R间期由不规律转为规律时,提示心房颤动伴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22、当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时,心脏存在泵血功能,当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时,心脏完全丧失泵血功能。(×)
23、逸搏或逸搏心律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心律。此心律属于主动性心律。(×)
24、在同一导联上,提前出现的是期前收缩(早搏),延迟出现的是逸搏。(√)
25、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
26、右束支传导阻滞较左束支传导阻滞多见。是因为右束支长且细,由单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其不应期比左束支长。(√)
27、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典型改变是电轴左偏-30度——-90度之间,以≥-60度具有诊断价值。(×)
28、明显的低血钾可使QRS波群时间延长,P波振幅增高。(×)
29、WPW综合征如合并心房颤动,可引起快速心室率,甚至可发生心室颤动。(√)
30、洋地黄中毒患者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常见的是频发性及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严重时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
31、高血钾的心电图主要改变时ST段缩短或消失,Q-T间期延长。(×)
32、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导致室性心动过速,临床工作中应特别注意。(√)
33、描记心电图时,患者应取仰卧位,平静呼吸,四肢放平,肌肉放松,尽量避免与吸烟或饱餐后检查。(√)
34、婴幼儿的心电图常呈左室占优势的QRS图形特征。(×)
35、常人V1、V2导联不应出现Q波,但偶尔可见QS波。(√)
36、ST段抬高幅度,在任何导联均应0.3mv。(×)
37、V6导联的位置是左腋中线平v4水平,v9导联位于左脊柱旁线平v4水平。(√)
38、分析过渡波形在心前区导联出现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判断有无电轴偏移。(×)
39、急性心肌梗死亚急性期一般可持续数周或数月,T波倒置变浅,ST段基本恢复至基线水平,坏死型Q波则持续存在。(√)
40、描记心电图时嘱患者屏气的目的是减少呼吸对心动周期的影响。(×)
白癜风最好的治愈方法根治白癜风什么方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