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耳术后迟发性面瘫个体化治疗的2例分享

中耳术后迟发性面瘫是相对即发性面瘫而言,多指术后次日乃至数日发生的不完全性面瘫。迟发性面瘫通常很难以单纯手术损伤来解释,多与手术中牵拉鼓索神经、面神经暴露、填塞物过紧、血肿压迫有关,也有报道称其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局限性反应性水肿有关。

中耳术后迟发性面瘫既有意外性又有不可避免性,我院一年中遇有2例,经不同的处理,终获得痊愈。在每周的病案讨论会上,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对此2例病案进行了讨论:主管医生报告病例后,院长蒋立新教授为大家讲解2例典型的术后迟发性面瘫采取不同的处理与治疗,皆达到了面瘫的完全恢复,堪称“方法迥异、殊途同归”。

病案一:不可避免的迟发性面瘫

宋某,女,9岁,以中耳胆脂瘤收住院。

手术背景:宋某自幼双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但因年纪小,多处求医未果,遂来医院求医问诊。

术后迟发性面瘫时间:术后第6天

术后迟发性面瘫原因:术中剥除胆脂瘤后面神经暴露、术后继发局限性反应性水肿

处理手法:术后第6天,患儿发生II-III级面瘫,做神经兴奋性试验,双侧对比3.0mA。院长当即采取应对措施:取出术腔填塞物,用抗生素、血管扩张药、糖皮质激素湿敷。翌日,面瘫明显好转。术后第8天,如期切口拆线,术腔又加用神经营养药。

术后第11天,患者恢复至I级,家长因孩子上学要求出院,医嘱出院后每周一次随诊换药。

术后第3周,患儿面容对称,家长对面瘫恢复情况很满意。

术后第5周,术腔干耳,面瘫已完全恢复。

病案分析:该例特点是患儿年龄小、病变广泛。胆脂瘤像“老鼠挖洞”一样,沿着乳突的蜂房蔓延到整个中耳乳突腔,并侵袭到面神经和听小骨。蒋院长在术前就已经明确告知患儿的监护人,该患儿颞骨CT表明胆脂瘤侵蚀范围过广,尤其面神经两个节段和天盖处,都有胆脂瘤侵及,如果不手术就会造成的严重颅内外并发症;如果术中彻底清除胆脂瘤,也可能会暴露面神经,不可避免的发生面瘫,监护人表示很理解。

术中,蒋院长仔细将患儿中耳乳突内的胆脂瘤彻底清除干净,并在手术显微镜下尽最大努力将侵及了面神经的胆脂瘤剥除。手术结束后,患儿面部表情对称,没有发生即时性面瘫。

但术后第6天早上,患儿面容不对称,口角牵右,发生迟发性面瘫。经蒋院长及时保守处理、术腔局部换药、并给予特殊治疗,面瘫完全恢复。

病案二:意料之外的迟发性面瘫

魏某,女,54岁,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收住院。

手术背景:患者两侧皆为中耳乳突炎,左耳长期流脓、鼓膜穿孔、听力几乎丧失。蒋院长决定先治疗较重的一侧。术中乳突轮廓化、彻底清除病灶后,在锤-砧骨破坏、镫骨头缺失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移植人工听小骨、为其重建听骨链、并完成鼓膜修补术。全麻苏醒后,检查其鼻唇沟对称、闭眼良好。

术后迟发性面瘫时间:术后次日

术后迟发性面瘫原因:人工听小骨移位压迫面神经

处理手法:术腔探查,将移位的人工听小骨扶正、并做面神经减压术

处理手法:术腔探查,将移位的人工听小骨扶正、并做面神经减压术

术后第2天查房,发现其患侧鼻唇沟变浅。当即给予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药治疗。下午观察其闭眼露白、示齿、口角偏对侧、鼓腮明显漏气,急做面神经电图,提示变性百分数大于95%,面瘫程度IV级。蒋院长组织全院讨论后,决定手术探查。当天下午,打开术腔取出填塞物,掀起修补的“鼓膜”,见人工听小骨内倾并依压在无骨管的面神经鼓室段上,取下听小骨,见面神经肿胀,蒋院长开放面神经骨管向内达匙突,向外到膝部并扩展至垂直段。

病案分析:该例特点是长期慢性炎症腐蚀中耳乳突骨质及听小骨,尤其是镫骨头破损,以致于安置人工听小骨固定不牢。病人手术结束后无面瘫,但术后24小时口角歪斜。

迟发性面瘫发生后,一般要观察并保守治疗。但该例术后剧烈咳嗽、作呕、夜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等,未能达到术后头部制动的要求,另外,一律移植的人工听小骨不稳定,有可能引起移位并压迫到面神经。经观察并给予相应保守治疗后,患者面瘫有加重趋势,蒋院长当机立断,决定手术探查。

结果表明,患者情况与估测一致。蒋院长取下移位的人工听小骨,并进行面神经减压手术。由于处理及时,患者面瘫得以恢复。

在术后第5周,恢复至I级。术后第8周,完全恢复。

综上所述,术后迟发性面瘫要依照术中面神经可能受损的原因及面神经功能检测结果,判断出病灶节点,掌握好时机,作出针对性的处理手法,预后都较为理想。

最后,蒋院长总结了16个字“判断正确、处理及时、方法得当,预后良好”,迟发性面瘫患者终能得到满意恢复。

长治久安,庚岁同德

耳鼻喉疾病咨询-

医保·医院









































呼和浩特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呼和浩特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tz/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