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3日,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本次会议的县域医疗论坛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心内科的卢永昕教授做了题为“急性心衰治疗原则”的精彩报告。
年10月13日,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本次会议的县域医疗论坛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心内科的卢永昕教授做了题为“急性心衰治疗原则”的精彩报告。卢教授表示,对急性心衰患者的管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紧急期、立即期和追踪期,之后卢教授就这三个管理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一、紧急期
紧急期包括院外和急诊阶段,是指患者发病30分钟至1小时之间的过程。紧急期的治疗任务包括:
纠正血液动力学紊乱,改善器官灌注
恢复氧合能力
减轻症状
减少心脏和肾脏损伤
预防血栓栓塞
缩短ICU时间
年,欧洲急诊学会与心衰学会共同推荐,对于发病30~60分钟以内的疑似急性心衰患者,优先应判断患者有无休克,若休克则予以通气支持和血流动力学纠正治疗;其次需要判断患者是否为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若是,则应立刻送往导管室进行治疗。其后的2小时需要明确心衰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送至心脏病房或重症监护病房(ICU/CCU)。
年欧洲心衰指南关于急性心衰的常规检测包括:
①血浆利钠肽(BNP、NT-proBNP或MR-proBNP)
②12导联心电图
③胸片
④实验室检查:心脏肌钙蛋白、BUN、血糖、全血计数、肝功测试与TSH
⑤超声心动图
紧急期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判断①床旁评估明确血流动力学;②判断有无充血症状;③判断患者的“干”与“湿”;④判断外周中科医院专家微信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正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