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例分享徐昶LAD自身侧支循环逆向行

『推荐理由』老年高龄男性,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造影示LAD近段支架内再狭窄,LAD在D1分出后次全闭。仔细分析该CTO病变,闭塞近端入口显示不清,闭塞段钙化扭曲,J-score为3分,此介入治疗的难点在于早前的LAD-D1的支架给此次开通LAD造成障碍。术者在尝试前向开通失败后考虑逆向,但RCA侧支并不清晰,反而是D1通过D2给予LAD中远段侧支血供。因而选择了同侧逆向导丝技术完成了跨网孔开通CTO。该病例PCI难度极高,综合了CTO和分叉病变的处理,整个过程策略巧妙,操作娴熟,是值得借鉴的好病例。而此次手术共植入2枚支架,操作复杂,血栓风险高,强化抗血小板治疗首选替格瑞洛,但也应兼顾高龄患者的高出血风险。病史资料(男,80岁,60Kg)

就诊时间:年5月。

患者主诉:因“反复发作胸闷胸痛10年,再发加重3天”入院。

现病史:10余年前出现胸闷、胸痛症状,之后症状反复,年7月在我院住院行冠脉造影后植入支架1枚,年5月于我院住院行冠脉造影后植入支架2枚,术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等药物。年3月上述症状再发,到我院就诊查cTnⅠ3.ng/ml,再次行PCI术。

危险因素:高血压病30年。

既往史:高血压30年,长期口服药物治疗。

体格检查:体温36.9℃,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76mmHg。神清,精神一般,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静脉无充盈。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2bpm,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明显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0.01ng/ml;7U/L;Scr55μmol/L,K+4.3mmol/L;WBC9.12×/L,N61.2%,HGB.10g/L。

入院心电图:1.窦性心律;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初步诊断

诊断依据:80岁老年男性,因“反复发作胸闷胸痛10年”入院,有明确冠心病及数次PCI史,胸痛位于心前区,为压榨性疼痛,体格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可以诊断。

病症: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Ⅱ级、PCI术后;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危险评估:既往有心梗史,分叉病变,伴高血压,且高龄老年患者,GRACE评分高危患者。

给药情况:1)阿司匹林mg负荷剂量;2)替格瑞洛mg负荷剂量。

既往造影及PCI过程

年PCI:EBU3.5GCPilot导丝2.5×36mm支架植入LAD-D1近端。

年5月造影:LAD-D1原支架通畅,LAD分出D1后次全闭塞。

RCA近端狭窄70%,中段狭窄95%。

年5月手术过程:BMW导丝Balloon:2.5×20mm,4.0×10mm;DES:4.0×24mm、4.0×23mm。

年3月造影:LAD-D1原支架内近段再狭窄70%,LAD分出D1后次全闭塞。

RCA近段狭窄70%,中段原支架血流通畅,支架内再狭窄40%。

年3月手术过程:指引导管:XB3.5导丝:FielderXT,Miracle3、Miracle6,Conquest,Pilot均未通过前降支闭塞病变处。

LAD-D1置入2.5×23mmDES,14atm。

术前。

术后。

手术结论及应对策略:LM、LCX未见明显狭窄、LAD分出D1后闭塞,可见侧支循环供应LAD中远段,LAD主干-D1原双层支架内血流通畅,未见明显狭窄、RCA近段狭窄70%,中段原支架内血流通畅,中远段支架内狭窄40%。造影后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择期尝试开通LAD闭塞病变。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年5月。

手术过程(一):尝试开通LAD主支:EBU3.5GC,RunthroughNS。

手术过程(二):Finecross辅助下,尝试SION导丝逆向通过LAD闭塞处。

手术过程(三):留微导管,更换Pilot导丝,逆向通过LAD闭塞处。

手术过程(四):导丝逆向成功通过LAD闭塞处,成功将导丝逆向送至LAD指引导管内。

手术过程(五):将微导管沿导丝逆向送指引导管内,退逆向导丝,将RunthoughNS导丝正向送进微导管内,形成环路,先后1.25×10mm,2.5×10mm球囊沿正向导丝扩张D1开口处网眼。

手术过程(六):送另一导丝至LAD远段,1.25×10mm,2.0×15mm,2.5×10mm球囊先后多次扩张LAD病变部位及网眼处。

手术过程(七):2.5×20mm、2.5×10mm球囊对吻扩张。

手术过程(八):与LAD远段置入2.5×29mm支架,10atm;3.0×33mm支架,16atm;与前支架串联,并用支架球囊和2.5×20mm球囊行对吻扩张,8atm。

术前造影:

术后造影:

PCI术后及随访

术后给药情况:阿司匹林mgqd;替格瑞洛90mgbid。

随访结果: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EF58%,LVDd50mm。随访至今患者无胸痛,活动后无气促,未发生并发症。

病例总结

病例特点及应对策略:患者冠脉病变复杂、LAD-D1分叉病变,病症复杂,手术难度大,死亡风险高。应进行PCI手术治疗,术后坚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一年以上。

该病例需要更积极抗血小板治疗的理由:该患者为PCI术后再发老年患者,并且多支病变,病变复杂,隐藏风险高,病症复杂,GRACE、SYNTAX评分高危患者,增加术后再梗风险,增加死亡风险。

证据引用:《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对于缺血风险中、高危及计划行早期侵入性诊治的患者,应尽快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mg,维持剂量90mg,2次/d)。PLATO研究表明: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具有强效、一致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可以显著降低确定的支架血栓风险33%,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率21%,不增加主要出血风险。

应用经验:1)替格瑞洛双重抑制P2Y12受体和腺苷摄取:一方面替格瑞洛通过抑制P2Y12受体,起到了很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抑制红细胞上ENT-1对腺苷再摄取,加强局部腺苷反应,达到额外的血小板聚集、活化抑制作用,以及血管舒张、心肌保护等作用。2)替格瑞洛与P2Y12受体可逆结合,停药后随着血药浓度下降血小板功能便可逐渐恢复,降低出血风险。3)替格瑞洛在广泛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人群中获益一致,无论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梗还是ST段抬高的心梗患者;无论使用药物治疗,还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无论患者有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性脑缺血发作史,无论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是否罹患糖尿病,无论何种CYP2C19基因型,替格瑞洛均能带来一致心血管获益。4)ESCNSTE-ACS指南明确推荐,替格瑞洛(负荷剂量mg,日剂量90mgbid):推荐用于所有无禁忌证、缺血中-高风险患者(如肌钙蛋白升高),不论患者的起始治疗方案如何,都应使用替格瑞洛,包括已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应该在开始替格瑞洛治疗时停用氯吡格雷)。

医师简介

徐昶,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后留院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年至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回国后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及临床工作,主要擅长冠状动脉、主动脉及外周动脉血管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手术治疗。对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的诊治也有相当的临床经验。









































治疗白癜风偏方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tz/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