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手册脑卒中篇四脑卒中的康复

脑卒中的康复

脑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最有效的方法。以往脑卒中后,治疗目的是保住性命,功能恢复任其自然,而现在的研究证明,人脑可以按人的意志重塑,即:经过有目的康复锻炼、反复学习,可使病灶周围脑组织、对侧脑组织或远隔部位功能重组,再现或替代丧失的神经功能,所以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已为众多临床医生重视。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康复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系统工程,虽然不能恢复至完全正常,但只要在正规的康复机构或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自理能力就会最大限度提高。

脑卒中能康复吗?

脑卒中康复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预防并发症,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终使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1、恢复功能

脑卒中患者存在诸如运动障碍、吞咽障碍、言语障碍、精神心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等功能损害,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得到恢复。

2、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使患者能够独立完成部分运动、交流等生活能力。避免患者长期卧床,需要他人照顾的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3、恢复社会参与能力

社会参与能力的恢复对于一些处于工作年龄和年纪轻一些的患者更为重要。脑卒中的低龄化,促使患者对康复的要求越来越高。低年龄患者对功能的恢复不能局限在日常生活的部分,更需要恢复社会参与能力。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能够使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影响脑卒中康复的因素有哪些?

1,脑损伤程度:脑梗塞或者脑出血造成的脑损伤的大小、部位,决定了整个预后。

2,治疗时机:及时、恰当的治疗可以尽可能地控制疾病不再发展,使脑损伤的程度降到最低程度。降到最低程度以后,就为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若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神经功能损伤加重,更有甚者,耽误病情的话,可能会危及生命。

3,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是否进行了早期、持续、正确的康复训练,这是决定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另一重要因素。

4,患者自身因素:患者是否发生脑卒中的合并症、并发症、服药依从性、康复配合度。

3、什么时候开始脑卒中的康复?

脑卒中患者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骨质疏松、皮肤破损等问题。因此,患者只要病情稳定就可以开始进行康复治疗。早期的康复治疗以体拉摆放、肢体被动活动和轻微主动活动等为主,有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避免长时间卧床的不利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以后开始介入康复治疗。一般脑梗死患者在病后2天?3天,脑出血在病后1周左右可以开始进行康复训练。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的3个月以内,发病后的6个月均为有效期。病程1年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差,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明显降低。

4、脑卒中如何进行康复?

一级康复:是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一级康复多在发病后14天以内开始,此阶段多为卧床期,主要进行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早期床边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训练。

二级康复:是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指患者在康复病房或康复中心进行的康复治疗。此阶段的训练内容主要是坐位平衡、移乘、站立、重心转移、跨步、进食、更衣、排泄等以及全身协调性训练、立位平衡、实用步行、手杖使用及上下楼梯等。;

三级康复:是后期康复,指在社区或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主要是使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常规的锻炼以维持功能。

5、出院后如何进行家庭康复?

脑卒中患者无法长期住院进行康复训练,患者最终要回到社区,回到家庭。不过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釆取在家进行康复,并定期到康复门诊随访,由医师对康复方式、效果进行评估,对之后的康复训练进行必要的凋整。患者的功能是在不断恢复的,可能随着功能的恢复,一些训练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如果没有及时纠正的话,会演变成错误的训练,错误训练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6、脑卒中康复期不能忽视心理护理?

脑卒中发生后,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主要是焦虑、抑郁,心理护理直接影响康复效果。

(1)首先给患者提供脑卒中有关治疗、预后及相关疾病的可靠信息。

(2)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其正确对待疾病。

(3)避免任何刺激和伤害患者自尊的言行。

(4)让患者和家属参与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5)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耐心倾听,给予相应的措施,应用疏导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请康复效果好的病友介绍康复经验,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指导。

7、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1)痉挛

痉挛是脑卒中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特别是有运动障碍的患者,后期的康复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痉挛,需要患者注意预防。痉挛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比较高,在康复过程中一直要让肌张力处于轻度增高、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康复过程中,要让患者处于一个非常恰当的、合适康复训练的肌张力状态,并且应在肌张力增高后,及时以正确的抗痉挛抬施来处理它。

(2)废用综合症

脑卒中患者常常由于瘫痪而长时问卧床。研究显示,长时间卧床以后,如果不进行主动性运动,基本在两周左右,就会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其他表现还有:骨质疏松、神经系统功能的退化、心肺功能减退、吞咽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退化、整个体质的下降等。

(3)误用综合症

错误的康复训练目前在我国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脑卒中以后,无论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都主张自己在家练。但是损害达到一定程度,若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不恰当的训练了以后,会出现误用综合症。错误的训练造成了错误的模式,要纠正这种错误,比让没有训练的患者重新再去训练要难得多。因此,一定要在专业的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4)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症

肩关节半脱位多数在起病3个月内发生。脑脑卒中早期,肩关节周围肌肉张力下降,关节囊松弛,肩关节失去正常的锁定机制,就可能出现肩关节半脱位。摆脱这种半脱位状态的根本办法是要恢复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让肩关节的肌肉恢复力量以后,肩关节半脱位自然就减轻了。肩手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手肿和肩痛,两者常常合在一起发生。对于这样的并发症,不能等它出现了以后再去治疗,要预防意识。早期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就可以大大降低肩手综合征出现的比率。

(5)下肢深静脉血栓

长期卧床以后,特别是下肢缺乏运动训练以后,一般患者会出现脚肿症状,有的可以从脚肿开始,然后慢慢逐渐蔓延到小腿、大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导致肺栓塞的出现,肺栓塞有可能直接致命。所以,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每天都要保持适当的活动。若肢体无法自行活动,应给下肢穿戴弹力袜,并且釆取如按摩等被动活动,可以减轻或者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

8、脑卒中会复发吗?

患上卒中后,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要比普通人群高9倍。一旦复发,后果会更加严重。现用ESSEN评分是缺血性卒中评分中预防复发风险最好的一个模型,在不同人群中都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ESSEN评分将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个等级,针对不同复发风险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

危险因素

分值

<65岁0分,65~75岁1分,>75岁1分,高血压1分,糖尿病1分,既往心肌梗死1分,其他心血管疾病(除外心房颤动和心肌梗死)1分,外周动脉疾病1分,吸烟1分,既往缺血性脑卒中/小卒中史1分

最高分值9分

注:0-2分为低危,3-6分为中危,7-9分为高危。评分越高,发生脑卒中和复合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就越高。

9、脑卒中康复的常见误区

忽视脑中风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长期以来,医院对脑中风急性期的患者注重药物治疗,几乎没有真正开展康复治疗,错过了康复的最好时机。不少患者只保全了生命,却遗留了严重残疾,最后只能返回家庭,不能回归社会。国外48小时后即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语言治疗等。脑中风的防治医院治疗,而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脑卒中康复手法很简单

许多人认为康复很简单,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不需要专业知识,所以盲目的让偏瘫患者练拉绳、强练“行走”,结果形成“上肢挎篮”,“下肢画圈”的痉挛模式,称“误用综合征”。如果患者早期进行正规康复,以上情况就可以避免,使肢体功能恢复加快。

不见效果就放弃

我们要认识到康复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系统工程,虽然不能恢复至完全正常,但只要在正规的康复机构或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自理能力就会最大限度提高。请珍惜生命!









































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
白癜风发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tz/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