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病我治过吗?
治过,非常非常复杂都治过,一般我复杂病不发公号,这种医案,意义说大不大!
一是疗程太长,二是断不了根,三是起伏不大,医案看起来,像是流水账,完全没有看点。
但这个今天,我还是要说一个老年人在冬天发作的常见病。
肺心病的老年人,男性,60岁,住北方。
身子己非常非常差了
去年冬就找过我看
有好多个问题在身上
我先给你数一数
左心房增大
主动脉硬化
主动脉瓣钙化
二尖瓣钙化
主动脉瓣反流(轻度)
肺动脉瓣反流(轻度)
二尖瓣反流(轻度)
三尖瓣反流(轻度)
还有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就没有个好的地方
肺间质纤维化
肺炎性病变
肺局限性肺气肿
肺大泡
肺也没有个好的地方
纵隔结节
脑小梗塞灶
多发性脑腔隙灶
还有一些轻的问题,我就不罗列了。
病是这么多病,但我们中医治病,主要是让病人舒适,而不是非要针对这个病来治疗!
所以,要让人舒适,才是我们的拿手戏。
让人舒适,要先知道他有什么不适,对吧?
那我就会问,你有什么需要我解决的?或者,你觉得哪里不舒服?就是最想要解决的那个问题。
作为一个称职的中医师,第一个要素,就是要把主诉拿下来。
这一点,很多病人不懂,来了就竹筒倒豆子,一股脑的,把病历都背出来,一说就从娘胎说起,这没必要,起码在我这里没有必要。
说多了,反而会干扰医师的治疗方向。
我只想解决你最难受的问题。
主诉确定下来了后,我就会围绕主诉,再问一些相关问题,确定大方向。
在解决最难受问题的同时,其实,都会顺带把其他次要问题一并解决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擒贼先擒王嘛!
他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咳嗽,尤其是入夜后咳嗽,一咳就要咳一两个小时,咳到心都要跳出来,还有一点,就是不能平卧,躺不下来,躺就咳,只能倚着睡眠,可见有多难受,这己经是很重的病了。气管里有白痰,咔不完的。
下半夜,心跳会变慢,时而停跳,体现在脉上,就叫结脉,有房室传导阻滞。白天又跳得快,心悸。这己经是非常严重了。
人又怕冷,见风就咳,一定要小心翼翼养护。
这是很常见的心肺同病。
动则气喘,完全无法大动作活动,心功能三级,算极高危组了。
也是老年人里,最不好搞的病之一!够得上办家庭病床的资格了。
基本上,断不了根,要靠药物维持,俗称的,吊命,拿药吊着命。不吃药,就冬天难熬,甚至熬不过去。
这个主要问题,就己经体现出来,这是一个入冬发作的寒性病,能夏不能冬,耐夏不耐冬。
其实,你要梳理一下,他的病机,也不算是太过复杂。
时隔太久,很多细节,我己无法还原,大体病机,是记下来了。
心有寒,就会聚水饮,引起心悸,并可以阻滞阳气引起结脉,这是一个水饮凌心的病机
肺有寒,就会聚寒痰也聚水饮,会引起咳喘,这是一个水饮寒痰蓄肺的病机
痰从哪生?脾虚易生痰,外感寒邪久而也聚痰。
久病及肾,肾不纳气,易喘。
心肺,病久入络,可以有瘀。
这些,己经不是在辨证论治了,是更上一层的阐发病理,梳理病机。
针对以上病机
我开出如下处方
茯苓30白术15桂枝15炙甘草10
炒白芥子10苏子10炒莱菔子10
葶苈子20
黄芪30
熟附片(先煎)6干姜10
丹参10降香10檀香10砂仁6
龙骨30牡蛎30代赭石15
磁石30
泽泻20
山楂15生麦芽15神曲10
七剂
茯苓30白术15桂枝15炙甘草10这是苓桂术甘汤,针对水饮凌心
炒白芥子10苏子10炒莱菔子10这是三子养心汤,针对肺中痰饮
葶苈子20,取葶苈大枣泻肺汤意,加强排出肺中分泌痰液,以图减轻心肺的压力
黄芪30,不用说了,补气作用
熟附片干姜,与甘草,组成四逆汤,温肾强心的作用,但是我并没有用到很大剂量,我不逞个能,也没有必要,他不到这个程度,另外,附片,不管你是生的,还是制的,量大还是量小,通通都要先煎,出来行医,讲的是一个安全,重要的事情说三篇,安全,安全,安全。
丹参10降香10檀香10砂仁6,这个是活血,心肺间,久病了,必然会有微循环的问题
龙骨30牡蛎30代赭石15,这个镇肝,为什么呢?因为痰在白天,结合了大自然白天的热气,会引起来心跳加速,本身就白天心动过速,这是让它慢下来。你吃些热的药,如桂枝也会加速心跳,这个就要佐制一下,晚上也可以安神。
磁石,就是纳气归肾。
泽泻,加强利水,以减轻心脏负担,也消饮证。
山楂15生麦芽15神曲10,这么多药进去了,肯定会影响胃口,人是铁,饭是钢,一定要胃口好,所以,开开胃。
这个就是我组方的原理。
药用下去了,行不行?
当然行,这个方子,其实,还是治标为主,兼顾治本。
前面的治痰饮活血药很多,会耗气,他原本气就弱。
但是痰确实开始减少了,晚上咳的时间缩短了,痰有力气咳出来了。
痰化了一点后,我就开始着重扶正了
正气足了,身体自己会开始修复。
我又给换了方子。
黄芪30桂枝10白芍10炙甘草6生姜10大枣15(黄芪建中汤,这是我的比例,这个病例里他阳虚,我坚持桂枝等量)
竹茹10枳壳10法半夏9茯苓15陈皮10(温胆汤,化痰)
石菖蒲10郁金10(开心窍,化心里的痰)
胆南星6天竺黄6(仍然化痰)
龙骨15牡蛎15(同上,镇肝,龙牡也消痰)
丹参10三七6(活血,偏平和的活血)
党参15白术20(结合上面茯苓甘草组成补气的四君子汤)
熟地10当归10川芎10(结合上面的白芍组成补血的四物汤)
山楂10神曲10(开胃消食)
七剂
用了这个方子,人更精神了,气血都补了。
不过,中间一次外出,不小心,就着凉了,又加重了症状。
这就是身子差的人,有太多基础病的人,为什么要避风如避箭?
让风一溜,就中招了。
我赶紧换个方子,先治标,把外感风寒祛掉
麻黄3苏叶6苦杏仁6前胡6桔梗6冬花6紫苑6竹茹3枳壳3法半夏6茯苓6陈皮6甘草3党参15
三剂
哪怕是治感冒,他这身子,我还得加着党参扶着正气。
吃了药,很快就好了。
我又给开了个方子调体
黄芪30桂枝10白芍10炙甘草6生姜10大枣15
石菖蒲10郁金10茯苓15陈皮10
龙骨15牡蛎15
丹参10三七6
党参30白术20石柱参10
当归10
白芥子10葶苈子10莱菔子10苏子10瓜蒌皮15薤白10
山楂10神曲10
七剂
最后以这个方子打底,加加减减,吃了七八十剂,顺利度过了冬天,唉,医院都不收的,在家熬过去了。
开春了,见好了,竟然自己给停药了。
不吃了,吃腻了。
一方面,又觉得这个方子太贵,舍不得。
中间有时,我还加了一些填肾精的如鹿角胶这些,确实有点小贵。
但是,我想说的是,跟命比起来。。。。
唉,我都不稀说了。
轻身重财,其实放古代,是不想接诊这样的患者的。
这不,上个月,一入秋,天凉了,又开始咳起来了。
要是整个夏天,接着调理,把阳气补好,这个冬天,绝对比上一个冬天好过。
我说得对吧?这种慢性的杂病,一点波澜都没有,像流水账一样无趣。
吃药还断不了根,一吃吃一年。
吊命。
但是,如果你是中医师的话,经历多了这种水磨工夫,你就能明白前贤说的那句话
王道无近功
平淡见神奇
讲究的,是一个耐性。
磨的是病人的急躁,守的是医生的定见!
治的,不是病,是命!
范怨武以医会友,唔使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