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室传导阻滞熟悉的陌生人

房室传导阻滞我们都很熟悉,顾名思义,是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传导出现了障碍。房室传导阻滞是常见的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原因。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如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相关症状时,需要植入起搏器进行治疗。但是,房室传导阻滞,危害不止于慢,有时,熟悉的房室传导阻滞看起来又那么陌生,且让我们从下面的病例一探究竟。

作者:何金山,段江波

单位:医院

患者75岁女性,因一过性意识丧失来诊。患者1天前休息时,突发意识丧失,伴小便失禁,意识丧失前无胸闷、胸痛、心悸、黑曚等症状,意识丧失期间无抽搐、口舌咬伤,意识丧失持续约1分钟自行好转,意识恢复后自觉乏力,无其余不适。送入急诊,测BP/60mmHg,HR50次/分,SPO%,血糖6.2mmol/L;急诊心电图示:二度房室阻滞,心室率50bpm(图1)。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控制血压,无其他慢性病史。急查CK-MB、Tnl正常,血常规大致正常,电解质正常范围。为明确意识丧失原因及进一步诊治,收入心内科。

图1患者急诊心电图,提示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HR50bpm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存在两种不同的QT间期,分别以红线和蓝线标出

仔细分析患者急诊就诊时的心电图,发现为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如果用一元论来解释,患者的意识丧失也很可能和此相关。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常为希氏束及以下的传导系统阻滞,容易进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从而导致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晕厥,一切都解释地顺理成章。

患者入院后持续心电监测,首先发现早搏很多,且伴有非持续性室速(图2)。2小时后,患者再发意识丧失,此时心电监测显示为多形性室速(图3、图4),最后经电除颤转为窦性心律(图5)。予患者静滴异丙肾,心率仍波动在40~60bpm,行临时起搏器植入,设置起搏频率在80bpm,监测2天,患者未再发生意识丧失。在此期间复查血电解质正常,心肌酶正常,超声心动提示室间隔基底部增厚,未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未见其他异常。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程控起搏频率70bpm,患者QTc恢复至ms。随访1年,未再发作意识丧失。

图2心电监测提示频发室早,伴短阵室速,可见RonT,QT间期ms

图3心电监测提示多形性室速

图4心电监测提示多形性室速

图5电除颤后恢复窦律

这样的结果真的让我们大吃一惊。当看到了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我们已基本把意识丧失的罪魁祸首锁定在了严重的心动过缓上,没想到最后的真凶竟然是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再来回看,急诊心电图上,除了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外,还可见到两种不同的QT间期,心率慢时QT间期ms(红线),心率快时QT间期ms(蓝线),而心电监测上发现,QT间期进一步延长至ms时,即出现了频发的室早,伴有RonT现象,随之发生了多形性室速,因为它围绕基线上下扭转的形态,它还有另外一个的名字——尖端扭转型室速(TdP),患者也再次发生了意识丧失。

那么现在问题已然明了,患者不明原因的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导致了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继发了QT间期延长,随之因为RonT、TdP而发生了意识丧失。房室传导阻滞,这一次,没有展示我们熟悉的慢,而是呈现给我们陌生的快!

药物和电解质异常是最常见导致继发性QT间期延长的原因,但继发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者并不少见。本例中临时起搏器快速起搏后QT间期缩短,意识丧失缓解也证实了缓慢性心律失常是QT间期延长的诱因。

对于继发性QT间期延长的治疗,首先需明确诱因并去除诱因。如为电解质异常或药物引起,纠正电解质异常,停用可疑药物至关重要。如明确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者,异丙肾可能有用,部分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下者,异丙肾可能无效,甚至加重,此时需要起搏器进行治疗。

房室传导阻滞的危害不止于慢,应警惕由其继发的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TdP。再熟悉的疾病,也可能戴着“陌生的面具”,给我们新的挑战!

何金山段江波

赞赏

长按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好
白癜风诚信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jc/8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