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脏起搏器治疗1概念心脏收缩的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心跳起源于窦房结,心房激动后经房间束传导到房室结,再通过左右束支激动心室。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而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症状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从心房到心室的电激动传导速度减慢,但是每个心房激动都能传导至心室,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超过0.2秒,患者通常无症状。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长0.24秒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又分为I型和II型。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指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逐渐延长,直到有一个心房的激动不能传递到心室,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QRS脱落。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逐渐延长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出现心房的激动突然阻滞不能下传至心室,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固定,间断出现QRS脱落。此类型患者可以无症状,如有症状多为心悸或是心搏暂停的感觉。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间断出现QRS脱落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全部的心房激动都不能传导至心室,心室搏动由心脏的备用起搏点(来源于房室结或心室细胞)来控制。心电图表现为P波与QRS波分离,且P波(心房)频率快于QRS(心室)频率。此类型患者其症状与心室率的快慢和伴随疾病相关,患者可感到疲倦、乏力、头晕、晕厥、心绞痛等,如并发心力衰竭时会出现胸闷、气促及活动受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以上三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可以随着病情的进展发生转化。当一、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突然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因心室率突然减慢导致脑缺血,患者可能出现晕厥、意识丧失、抽搐,严重者可致猝死。3治疗原则首先应积极查找病因并去除病因,防止房室传导阻滞进一步发展。如果为药物相关,停用药物后传导阻滞可以逐渐恢复;青年人的II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多数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绝大多数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为急性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肌炎症引起,在给予支持治疗,缺血和炎症缓解后房室传导阻滞多数可以恢复,但大面积心肌梗塞和重症心肌炎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心脏传导系统不可逆损害,房室传导阻滞会持续存在。对于老年人,除外了上述原因,房室传导阻滞多与房室结功能退化有关,传导阻滞会反复出现或缓慢进展。在这种情况下,药物治疗往往效果有限。对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应该定期观察随访;对于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症状明显的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以免发生心脏停跳导致的晕厥或意外伤害。起搏器可分为单腔、双腔和三腔起搏器。如果为房颤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只能安置单腔起搏器。对于窦性心律的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如经济条件许可,最好植入双腔起搏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心脏生理功能;此条件下安置单腔起搏器有2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房室收缩不同步,患者表现为头晕、胸闷,临床称之为起搏器综合征。如果合并心力衰竭,可考虑植入三腔起搏器。4心脏起搏器适应症1、伴有症状(如晕厥发作,近似晕厥,黑朦等,以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疲乏,体力活动耐量下降)的任何水平的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心动过缓症状,无论阻滞类型和阻滞部位,都建议安置永久起搏器;3、III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低于40次/分,或由动态心电图显示有长达3秒的心室停搏(房颤患者长间歇5秒),即使无症状,也应考虑植入起搏器;4、急性心肌梗塞后或心脏手术后并发的完全性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经临时起搏持续3-4周,仍出现持续不可恢复;或电生理检查证实阻滞部位在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下。5、外科和射频消融术后的获得性的高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建议安置永久起搏器。6、出现交替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三分支传导阻滞)建议安置永久起搏器。7、出现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低于40次/分,伴心脏扩大或左心功能不良的患者建议安置永久起搏器。欢迎
心电生医院的特色科室,具备最全面的心内科介入诊疗手术技术,强大的临床综合实力。手术质量和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我学科为国内知名学科。天津市重点及重大攻关课题及院地合作项目、局级项目十余项。发表包括SCI在内的论文30余篇。更多详情,请登录:
鎬庝箞鏍锋不濂界櫧鐧滈鍎跨鐧界櫆椋庣殑娌荤枟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jc/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