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复晕厥,警惕心脏认识潜在的高度房室传导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一位69岁男性,因反复头晕和静止性晕厥到急诊就诊。既往有前列腺增生,每天服用0.5/0.4毫克盐酸坦索罗辛,没有其他医学背景。入院时血压/85mmhg。体检无殊。实验室检查肾功能和电解质正常。

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功能保留,升主动脉轻度扩张,无主动脉瓣膜返流,无其他结构异常。12导联心电图见(图1)。远程监测到QRS形态方面的改变,进行了第二次12导联心电图检查。(图2)。是如何诊断的?病人该如何管理?

图1和图2显示窦性心动过缓,两种不同的房室传导阻滞图形。在图1中PR间期较长(ms,一级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BBB)。在图2中,PR间期较短(ms),左束支传导阻滞。

认真观察后发现,T波中埋藏着一个P波(图3),在RBBB的V2导联上明显可见,在LBBB的V1、III和aVL导联上更明显。

房室传导比率为2:1可能模拟窦性心动过缓,当非传导P波落在前面的T波,有时被误认为U波。

相反,当出现真正窦性心动过缓时,u波误认为阻塞的P波,产生2:1的传导阻滞的错误诊断。12导联上振幅、持续时间和轴的差异有助于P波和真U波的鉴别。

在本例中,可以确定2:1房室传导阻滞的存在,表现为莫氏Ⅱ型传导阻滞。从入院时的第一次心电图到第二次心电图的QRS形态变化即所谓的BBB交替地或间歇地出现在同一病人。

侵入性研究表明,变化的BBB反应了His-Purkinje系统疾病,表现为间歇性或慢性BBB叠加对侧束支的不完全阻滞。这种异常现象与两支纤维样非特异性病变有关,甚至在结构正常的患者退变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交替BBB中His至心室间隔几乎总是延长,通常超过ms。

众所周知,自发交替BBB代表着进展到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和晕厥的高风险信号。在心电图中,传导至心室的传导沿左束下行比右侧PR间期明显延长。这类患者更容易发生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

观察到这一现象后,尽管病人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情况稳定,他还是被转移到CCU病房,并植入临时起搏器。还观察到传导P波的晚期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交替BBB的自发发作(图4)。

心电图诊断交替性BBB。入院后的第二天早上顺利植入了永久性起搏器。值得注意的是,当发生交替性BBB时,即使对无症状保持了1:1的房室传导的患者也存在永久性起搏器的适应证,因为其进展为晚期或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的风险很高。

文章来源:Circulation.;:–.DOI:10./CIRCULATIONAHA..

翻译:顾铭霞

上期精彩回顾

这个竟然是个p波?!猜猜发生了什么?

情绪压力也伤“心”!快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一例QRS和PR交替改变的原因

起搏器遇到了电复律,如何识别?

点击一下,让我知道你“在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xgzs/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