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袁玮)今年89岁的王阿婆是长宁区周家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入住老人,“康养驿站”护士来作常规心电图检查时,王阿婆告诉护士最近感觉心脏不太舒服。检测5分钟后,医院心电医生通过熙康远程医疗平台发来了报告,报告结果为“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改变。”护士赶紧帮助王阿婆联系了她的儿子,医院就诊。王阿婆经过治疗后病情转危为安:“今后常规医院了。要不是这次体检,后果不敢想象。”为应对人口深度老龄化的需求,长宁区创新设立了“康养驿站”,在程家桥街道、周家桥街道等5家街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展试点,配置健康检测与康复设备,依托健康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区域内老年人提供慢病管理服务,并可通过医院、医院医院的数据对接,实现健康管理远程咨询。目前康养驿站每月为老人提供疾病筛查近千人次,检查异常率达到51%,促进老人防控疾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驿站成为老人们的守护天使。
图说:“康养驿站”护士为居民量血压。长宁区民政局供图(下同)
“康养驿站”是国家试点的“医养结合”项目之一,长宁区为应对人口深度老龄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整合资源,以实现社区“医康养护”融合发展、就近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医康养护需求。“康养驿站”以熙康医院平台为支撑,搭建了一个安全、高效、专业的医养结合的服务体系,驿站可以测试血氧、血压、人体成分、体温、身高、体重、骨密度,同时还配备了理疗仪等设备。此外,医院平台,为老年人智能建立健康档案,让老人了解自身健康情况,数据还可同步到民政智慧养老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相关参考。
图说:护士为居民量血压。
对老人来说,医院是一大福音。医院远程医疗平台,上门服务的上海熙康门诊部医生通过发医院、医院等医院的专家联合为老人看诊,提供报告解读与咨询等服务。目前,远程心电服务是长宁区各个康养驿站最欢迎的检查项目。记者日前在北新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康养驿站”看到,上海熙康门诊部滕医生带着移动超声设备上门,“这台设备就是为了方便腿脚不便的人设计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做超声检查。”滕医生先给常住的卧床老人依次做了甲状腺超声筛查。此时,日托的老人已经在排队等候了,坐在轮椅上的83岁傅奶奶说:“我腿脚不好,没法躺倒床上怎么办啊?”“没关系,您坐在轮椅上一样可以检查的。您双侧都有些结节,以后我定期给您检查,有了状况就可以及时治疗了。”滕医生说道。傅奶奶说,对于像她这样的腿脚医院真的太麻烦了,在这个康养驿站,常规的检查如心电图、血糖、眼底、血压甚至超声检查都能做,真的太方便了。
图说:护士为老人做常规检查。
记者了解到,通过免费领取智能血压仪、血糖仪,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在家享受服务,云医院平台在线家医可远程监测血压、血糖、血氧等数据,有异常情况会第一时间通知居民本人及家属,线下医生也会及时做处理。91岁的陈阿婆就是智能血糖仪的受益者,去年陈阿婆开始使用智能血糖仪时,空腹血糖在6.3--8.1之间。后台医生及时与老人沟通,让她及时调整饮食,并给她制定了饮食搭配的计划。经过医生团队的循序渐进指导,半年来老人的血糖基本稳定达标。
“康养驿站”通过设备、平台和服务,通过日常检测提前发现疾病隐患,提高了居民健康意识,同时帮助老百姓及时就医;通过医养结合服务提升街镇服务能力,打造健康养老、幸福养老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增加老百姓服务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