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希望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能识别出这种患者,拦住他们的去路~
10月30日上午,一位身材肥胖的年轻医院看完心内科门诊,正准备离开,却被医生和护士挡住了去路。
我只是来开药的
当天早上9点左右,导诊护士胡于英像往常一样,热情地引导患者就诊,并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一转身,看到胖胖的小吴(化名)从心血管内科门诊走出来。
“怎么样啊?”胡于英上前问他。
“医生说让我住院,我要先回去,家里、单位事情一大堆呢!”小吴说。
“等等,你先别走,我问一下医生。”胡护士立即警觉起来。
原来,在前一天下午5点,胡于英就遇到过小吴。
小吴今年34岁,1米7的个头,体重有公斤,是典型的胖子。他还有十几年的吸烟史,几年前查出了糖尿病。医院是想配点胰岛素。
医生检查后发现,小吴的肌钙蛋白有点高,肝脏功能、小便指标都不正常。今天是来复诊的。
医生护士纷纷阻拦
第二天门诊刚开门,小吴就来了,内分泌科医生复查后发现,他的肌钙蛋白指标比前一晚更高,怀疑有心梗的先兆,立马让患者转诊心血管科,同时按急诊流程做了心电图的检查。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胡护士向心血管科的李静芝主任医师一问,发现小吴被确诊为急性心梗,必须马上住院,否则有生命危险。
“你不能回去,检查报告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S-T段改变,T波抬高,肌钙蛋白达到0.07ug/L,正常值<0.01ug/L,这是典型的急性心梗的标志。”李静芝医师说。
小吴当时有些蒙,他问护士:“我今天一定要住院吗?”
“我就是糖尿病,吃点药血糖降了就好了,等我回去安顿好了再来可以吗?”小吴说,家里孩子还小,单位里也比较忙,有很多事需要处理。
“医生说要住院,一定是有道理的。情况不严重的话,医生不会让患者住院的。再者,住院检查后,若是没有大的问题,再回去也不迟。”胡于英解释说。
“心脏的问题,比血糖更重要,我今天不能放你回去的。”李静芝也再三强调。
在李静芝主任医师和胡于英一起劝说下,小吴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决定住院。
一旦出院,后果很严重
当天下午,小吴接受了心血管介入手术。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他的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以远全闭”,在前降支病变处植入支架,血管畅通了。
幸好门诊医生护士拦住他,医院。医院,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门诊期间,医生反复问小吴是否有胸闷胸痛症状,他都说没有,这样的不敏感也与他的糖尿病、肥胖有关,“他擅自停药,血糖控制不理想,因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疼痛不敏感,加上小吴活动量很小,因此没有出现胸闷胸痛等典型心肌梗死的症状。”
希望所有医护都识别心梗患者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患者一旦发生急性心梗,极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就危及生命,因此,也有“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患者的预后也将越佳。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坏死的心肌是无法恢复的。所以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诊断,极为重要。现在指南已经更新到了版,但是很多人还对心肌梗死有深深的误解。甚至很多心内科的大夫,所掌握的知识也都过时了。你对心肌梗死的认识,到底处于哪个段位?最新版的指南有何变化?为何要这样调整?华医网医院心内科的陈学智老师,为大家《全面解读:心肌梗死的规范化诊疗》。基础篇
第一节
what:什么是心肌梗死
83分钟
第二节
why:心肌梗死的原因与分析
待更新
第三节
how:如何定位心梗部位、选择治疗策略
待更新
进阶篇
第一节
心肌梗死的指南变迁
待更新
第二节
第四版指南(版)详细解析
待更新
第三节
ESC急性心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管理指南
待更新
第四节
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指南
待更新
实战篇
第一节
经典案例分析
待更新
第二节
案例分析实例(一)
待更新
第三节
案例分析实例(二)
待更新
新课尝鲜价仅售:99元(原价元)
(问题咨询请加小助手7)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报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