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2岁男性,因劳力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晕厥前兆1月入院。既往有肺结节病病史。虽然既往未做肺活检,但胸部CT提示典型的肺门淋巴结肿大,肺尖部瘢痕表现提示结节病诊断较明确。该患者在没有任何前驱症状前2-3个月即发生过两次晕厥。心脏MR提示左右心室功能正常,无延迟强化,无心肌炎表现,也没有服用任何心肌活性药物。
基线心电图见图1.图1.窦性心律,RBBB,左后分支阻滞图形。A:窦性心律,心率50次/分,房室1:1传导,PR间期ms。B心率75次/分,表现出房室结文氏传导阻滞。PR间期波动在ms到ms。详见讨论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
基于患者基础心电图和病史,您认为他出现晕厥最可能的原因是??
讨论
图1A提示窦性心动过缓(HR48bpm),RBBB,左后分支阻滞,PR间期延长,约ms。可见一跳逆向传导的室早。当心率75次/分时(图1B),出现房室结文氏传导阻滞。当窦率继续加快,房室传导阻滞进一步加重,PR间期波动在ms至ms。尽管最长的PR间期超过了ms,但是PR间期最大的变化(ΔPR)仅70ms。这些表现提示文氏阻滞位点位于房室结以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在房室1:1传导时,HV间期波动在-ms,房室阻滞位点在希氏束以下。而且,图1逆向传导的室早也支持房室结下阻滞:因为房室结内前向阻滞与室-房传导无关,但是这种室-房传导却可以发生在50%的房室结下阻滞的患者。
在一段非持续性室速之后,患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时间延长。当心室起搏间期缩短至ms时,可见室-房传导(图2)。
图2逆向传导与前向传导阻滞。第一跳QRS后可见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当心室以ms间期起搏时,表现出1:1逆向传导。详见讨论部分。
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是心脏结节病的早期征象之一,而这时心脏核磁检查可能为阴性。阻滞位点通常位于希浦系统。窦律下的长PR间期并不能提供关于传导延迟位点相关的诊断信息。文氏阻滞可能发生于房室结内或希浦氏系统内。当阻滞位于希浦氏系统,PR间期的变化(ΔPR)多在ms以内(通常<50ms)。希浦氏系统发生的文氏现象多呈现频率相关性,主要见于窦性心率加快。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阻滞位点位于房室结下的高度传导阻滞,室-房逆向传导仍然是完整的,而这种现象,在房室结内阻滞时,是不可能看到的。这些表现对于起搏器植入类型和程控具有重要指导的作用。
文献来源:
HeartRhythm.May;13(5):-3.doi:10./j.hrthm..10..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CCAS心律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