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节练习天天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1.病人男,68岁。其心脏如图所示,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病毒性心肌炎

B.心绞痛

C.肥厚型

D.心肌梗死

E.扩张型心肌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该病人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故选D。

2.关于心绞痛疼痛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阵发性前胸、胸骨后部疼痛

B.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作

C.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

D.持续时间长,像针刺刀扎样痛

E.持续数分钟,为压榨性疼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D

解析:心绞痛诱发因素常为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受寒等;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心绞痛疼痛部位以胸骨体中、上段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持续时间一般在3?5分钟内,很少超过15分钟,故选D。

3.缓解心绞痛发作最有效、作用最快的药物是

A.硝苯地平

B.普荼洛尔

C.阿司匹林

D.硝酸甘油

E.阿托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D

解析:心绞痛发作期治疗原则: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硝酸酯类药物是最有效、作用最快的终止心绞痛发作的药物,首选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故选D。

4.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给予吸氧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心肌缺氧,减轻疼痛

B.预防心源性休克

C.减少心律失常

D.防止心力衰竭

E.促进坏死组织吸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由于缺血缺氧的存在,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废物,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产生痛觉,给病人吸氧的目的就是增加血氧含量,减轻疼痛,故选A。

5.病人男,60岁。因做家务时突发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憋气来院就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治疗。进行心电监护,以防突发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示室颤发生的心律失常是

A.心房颤动

B.室性心动过速

C.室上性心动过速

D.室性心动过缓

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RonT.常为室颤的先兆,室颤是早期病人主要死因,故选B。

6.病人女,70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收入CCU病房。病人出现下列心律失常最危险的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偶发房性期前收缩

C.窦性心律不齐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下壁心梗易发生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前壁心梗,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故选D。

7.病人男,56岁。冠心病、心绞痛5年。3小时前发生心前区剧烈疼痛,服用硝酸甘油3片未缓解急诊入院,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随后相应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血压85/55mmHg;心率次/min,律齐。入监护室观察治疗,经用药后疼痛缓解。2小时后心电监测示血压7O/5OmmHg,心率次/min。病人烦躁不安,皮肤湿冷。此时最可能发生了

A.脑出血

B.室壁瘤破裂

C.心源性休克

D.心律失常

E.心力衰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加快,大汗,及尿少等。心肌梗死病人两次血压都低于正常,心率快、烦躁不安、皮肤湿冷等符合心源性休克的表现,故选C。

8.病人男,62岁。心绞痛2年。4小时前出现胸骨中段剧烈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査体: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心电图ST段抬高。该病人的检査结果最可能出现

A.血糖减低

B.白细胞减少

C.血清心肌酶升高

D.反应蛋白降低

E.红细胞沉降率正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隐含了一个考点,就是关于疾病的诊断。胸骨中段剧烈疼痛4小时,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ST段抬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心肌梗死的病人可出现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正常、血糖多升高,心肌梗死的病人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就是心肌酶的升高,故选C。

9.病人男,58岁。冠心病史6年,因心绞痛急诊入院。病人情绪紧张,主诉乏力,食欲减退。医嘱:药物治疗,绝对卧床休息。护士评估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需要首先解决的是

A.焦虑

B.生活处理缺陷

C.疲乏

D.疼痛

E.便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优先解决直接危及生命的、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对于本病人而言需优先解决的即疼痛。病人虽然存在疲乏、生活处理缺陷、焦虑等,但跟疼痛比较不是首优的护理问题,故选D。

10.病人男,70岁。冠心病史15年。活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2小时。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口服螺内酯

B.嚼服达喜(铝碳酸镁片)

C.口服马来酸氯那敏片

D.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E.肌内注射哌替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该病人活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2小时,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对于心肌梗死的病人缓解疼痛多用哌替啶肌内注射或吗啡皮下注射;螺内酯为利尿药;达喜(铝碳酸镁片)适应证为胆酸相关性疾病,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成人在饭后1?2小时或睡前嚼服1?2片。马来酸氯那敏片适用于皮肤过敏症;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疼痛,对于心绞痛的病人可有缓解。故选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xgzs/13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