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各地气温急剧下降,天气骤冷,特别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因为是常见病,很多人选择在家服药治疗。千万要注意服用药物一定要谨慎,不能盲目用药,很多治病的药品在同时服用后就会成为“毒药”。
年,广东江门一名18岁女孩同吃两种感冒药后离奇死亡,原因就是因为两种药品进入人体后生成毒素导致肝中毒。
18岁女孩命丧“救命药”据报道称,死亡女孩服用的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与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会致人茶碱中毒。
感冒药之所以会导致中毒,这是因为多数感冒药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如果过量服用,则会对人体产生强烈的毒副作用,甚至导致严重的肝肾损害,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多数感冒药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国内生产的对乙酰氨基酚相关药品共个,它们被很多家庭视为应对感冒、发热、止痛的“看家药”。但是如果过量的服用药物,会伤害的肝肾,“看家药”就变成“毒药”。就以泰诺为例,如果每天的使用量超过八片,就会引起肝衰竭而死亡。
如果达到一定剂量,感冒药的毒性远超安眠药。有人为了让感冒赶紧好起来,习惯比指定剂量多吃一片药。因为每个人药物耐受不同,有的人会出现中毒反应。而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也很容易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加重毒副作用。
感冒药混着吃更易中毒现在很多人都存在着混搭感冒药吃,甚至药店的推销人员也向前来购药的病人推荐同时服用药店长期积压的感冒药,宣称这样能够增强感冒药的效果,其实这样是错误的认知。
其实市面上的很多感冒药的成分大近相同,但是只是生产厂家不同,大多药效重在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适、畏寒等症状,由于药理相通,一般情况下,只需要患者服用一种感冒药就能够有效的解决了病症,如果有炎症的出现,医生也会再添加一种抗生素。
因为各种药物中的成分不同,难免发生‘相互牵制’抑或‘药素打架’的情况发生,一旦几种药‘狭路相逢’,很容易引起感冒药中毒,会导致恶心、呕吐、心慌等不良反应,严重者还会休克。”
感冒药、退烧药、止痛药在成分上类似,如果同时使用两种感冒药,或吃退烧药的同时又吃了止痛药,容易导致过量中毒。扑热息痛短期服用过量即可以造成急性肝损伤,损伤严重时会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
感冒药中的一些成分会加大心脏负担,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别吃,有慢性病、过敏体质、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谨慎。无论什么感冒药都只能短期服用,吃5~7天就足够了。
有人在发现有了感冒症状后就立即服药,其实此举也并不可取。有些感冒症状可以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系统来消除,一发现感冒就吃药,不仅没必要,还很容易引起抗药性。其实,感冒发烧时,人的新陈代谢比平时加强,能量消耗大,抵抗力更弱,这时如果加强运动,效果适得其反。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对症下药才是正确的方法。
这些药品混合后都会致命(1)洁厕灵+84消毒液
家住北京丰台的王女士在打扫卫生间时同时使用了洁厕灵和84消毒液,而后突然晕倒,因抢救无效最终撒手人寰。
84消毒液和洁厕剂混合反应后产生氯气,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对上呼吸道粘膜造成损伤,使组织受到强烈氧化,粘膜发生炎性肿胀,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致死。
(2)藿香正气水+头孢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在体内消化产生乙醇,而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醇在体内的代谢,造成乙醇蓄积,引起中毒,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肝损害、呼吸暂停甚至死亡。
(3)降压药+柚子
湖北一个老人为了降压,吃了2片降压药,之后又吃了小半个柚子。半个小时后就感觉头晕得厉害,心跳也很快,医院的半路上晕了过去。
柚子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能促使药物迅速进入血液,等于加大药量。另外,柚子本身有降压功效,如与降压药同服,会使药效增加几倍到几十倍,引起头晕恶心,比较危险。
(4)防晒霜+驱蚊液
台湾的王女士因喷完驱蚊液后涂抹防晒霜,大腿和手背出现过敏红肿现象,还发生了昏厥。
驱蚊液中的主要成分为避蚊胺和酒精,而防晒霜中含有二苯甲酮,大量的避蚊胺、酒精和二苯甲酮混合,在高温下被皮肤加速吸收,在过敏体质人群中易引起过敏。
(5)碘酒+红药水
碘酒中含的碘会与红药水中的汞发生反应,形成碘化汞,会沉着在皮肤表面,汞本身就具有毒性,对身体有害。
(6)蜂蜜+感冒药
感冒药如泰诺、快克、感立克、感冒清等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遇到蜂蜜会形成一种复合物,减弱退烧作用。同理,凡是含蜂蜜的中成药,如止咳糖浆、川贝枇杷膏等都不宜和上述感冒药同服。
(7)磺胺类(抗生素)+维生素C
维生素C属酸性物质,而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及其代谢产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形成磺胺结晶盐,而形成泌尿系统结石,导致肾脏损害。
(8)阿司匹林+银杏
银杏叶胶囊、银杏含片等,黄酮及银杏内酯类成分含量较高,与阿司匹林同服可能引起出血。如果刚做完手术,出血的风险更高。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在中国人中,与三高症相关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7%。作为三高患者,应牢记以下致命的相互作用。
三高患者——需牢记的致命药物相互作用
阿司匹林布洛芬阿司匹林是三高患者最常服用的药物。阿司匹林可使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高危患者的突发病变减少1/4,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1/3,血管性死亡减少1/6。
最新国外研究证明,布洛芬可与阿司匹林竞争性的占据血小板环氧合酶乙酰化位点,影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因此,口服阿司匹林者应尽量避免与布洛芬合用。如果必须合用,至少应在服用阿司匹林30分钟后再服用布洛芬或至少在服用阿司匹林前8小时服用布洛芬。
提示:对乙酰氨基酚对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活性无影响。
他汀类降血脂药红霉素,克拉霉素,伊曲康唑横纹肌溶解伴继发于肌红蛋白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他汀类降血脂药的最严重不良反应,且与他汀类血药浓度高低有关。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和三唑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是已知的肝药酶CYP3A4强抑制剂,可显著提高他汀类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加横纹肌溶解发生率。
提示1:血脂康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洛伐他汀,也应避免与红霉素、克拉霉素、伊曲康唑合用。
提示2: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较少经肝药酶CYP3A4代谢,与红霉素、克拉霉素、伊曲康唑的相互作用无临床意义。
提示3:阿奇霉素对肝药酶无显著影响,与他汀类降脂药的相互作用无临床意义。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葡萄柚汁葡萄柚汁可抑制肠道CYP3A4系统,若与硝苯地平(拜新同)、非洛地平(波依定)、尼群地平(康麦尔)合用,可显著提高三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降压的作用,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以非洛地平为例,在临界性高血压病人中,与水相比,葡萄柚汁使非洛地平的平均生物利用度增加3倍,从而使血压下降,心率增加以及血管扩张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提示1:氨氯地平与葡萄柚汁的相互作用无临床意义。
提示2:经常服用葡萄柚汁者,末次服用后,葡萄柚汁对CYP3A4抑制作用可以持续至少3天。
硝苯地平银杏叶制剂银杏叶制剂对肝药酶CYP3A4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硝苯地平的体内代谢,且随着银杏黄酮量的增加,硝苯地平代谢受抑制程度增强,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临床研究:22名健康受试者先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mg共18d、然后再服用硝苯地平10mg,硝苯地平的血药浓度上升约50%。受试者的头痛、潮红和眩晕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单用硝苯地平受试者且心率加快。
提示:临床常用的银杏叶制剂有银杏叶提取物片、银杏叶软胶囊、银杏叶滴丸、银杏黄酮滴丸等。
美托洛尔西咪替丁,环丙沙星,当归,吲哚美辛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给药剂量必须个体化。
西咪替丁、环丙沙星、当归可增加美托洛尔的血药浓度。合用时应密切监测心功能。必要时应调整剂量。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抗高血压作用,已经研究证实的药物吲哚美辛(消炎痛)。
提示:β受体阻滞剂很可能不与舒林酸、双氯芬酸发生相互作用。
降血压药麻黄制剂麻黄的主要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具有兴奋α受体、收缩周围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与降压药合用可产生药理性拮抗作用,使降压作用减弱,疗效降低,甚至使高血压失去控制,严重者可加重高血压病情。
提示:含麻黄的常用中成药包括连花清瘟胶囊,感冒软胶囊,疏风定痛丸,风寒感冒颗粒;半夏糖浆,急支糖浆,复方川贝精胶囊,鹭鸶咳丸,通宣理肺丸;正天丸,人参再造丸,活络丸,鼻炎康片,千柏鼻炎胶囊等。
磺酰脲类降血糖药酒精磺酰脲类降血糖药主要包括: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用药期间应避免摄入酒精或使用含有酒精的药物。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可以减弱患者对酒精的耐受力,而酒精亦可加强其降血糖作用。若与酒精同服时,可以引起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和低血糖。
格列吡嗪、格列齐特:酒精可增强低血糖反应,同时可增加低血糖昏迷发作的风险。若与酒精同服时,亦可引起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和低血糖。
提示:服用其它降血糖药,如二甲双胍、瑞格列奈、罗格列酮等药物期间也不宜饮酒。
★医院★
********************************
看中医*到天一
医院网络预约享诊疗优惠,网络预约途径:
pc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