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别的先心病,需要选择手术方式也会不一样。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先心病几种主要手术方式的优劣,希望能帮助先心病患儿家长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多种多样,大致分:
简单先心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复杂先心病(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等)
1.简单先心病
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等,一般的治疗手段都是直接以根治手术为主。
外科手术已经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近些年又涌现了许多新兴的微创治疗手段(如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等)。总之,目前简单先心病治疗效果确切,绝大多数患儿治疗后生活质量都可以恢复到正常人水平。
目前微创的根治手术主要包括:内科的经皮介入封堵(房缺主要适合中央型,部分类型室间隔缺损不适用)和外科的微创封堵(适合多数型房缺、室间隔缺损)。另外,胸腔镜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微创治疗技术。
微创手术最大优点在于没有大的手术切口,但对患者的选择较为严格。
2.复杂先心病
虽然近年来很多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在婴幼儿期已可行一期根治术,但在一些患有严重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及婴幼儿的治疗中,无法一次彻底纠正解剖畸形,需先接受姑息手术过渡一下。
姑息手术是相对于根治手术来说的,类型主要包括体-肺动脉分流术、中心分流术、肺动脉环缩术、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Fontan类手术)和房间隔造口术等。
对于一些体质差、病变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而无法耐受根治手术的宝宝来说,姑息手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进一步为根治手术创造条件。
要注意的是,姑息手术后半年或1年之内应密切随诊与复查,以便抓住最佳时机及时行二期手术根治。
介入手术还是开胸手术?
1.介入手术
介入手术可通过外周血管,将封堵器送到心脏的缺损部位达到修补的目的;又或者使用球囊进行心脏内狭窄瓣膜等结构的扩张。
手术时间短,也不会留下明显的瘢痕。
但介入手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术中需要注射造影剂、透视产生的辐射、术后抗凝相关问题等等。
2.开胸手术
开胸手术治疗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病种,是目前临床上运用的最为广泛的治疗手段。包括常规开胸、胸骨下段及右侧腋下小切口等。
但对比介入手术来说,切口就大多了。就切口大小的选择上,有的医生可能需要在较大的切口下完成手术,因为大的切口操作起来更得心应手,也更安全;也有的医生技术和经验都很高超,因此可以在更小的切口下完成手术。
虽然小切口能满足术后美观的要求,但手术的原则要遵循一切有益于患者的康复,所以手术安全和远期疗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最后才是切口美观。
先心病临床病情往往复杂多样,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后选择最优的方案。
每周六我们都会和大家分享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小知识;更多科普文章,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