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救治一封俄语来信感谢你,中国医生

患者老伊(左二)主刀专家梁德刚(右二)

近日,医院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医院在中国疫情防控期间对外籍患者提供的诊疗救助和人道主义关怀。写信人是一位长期在津生活的俄罗斯籍患者,大家都亲切的叫他老伊。4月8日老伊因为身体不适,前来就诊。根据天津市卫健委的相关要求,医院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的相关流程,本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隔尽隔、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在对老伊充分询问流行病学史后为其做了CT等检查,经过专家组会诊排除新冠肺炎,将其收住入院。通过治疗,老伊医院的规范、专业,医护人员的细心、负责。5月8日出院后,他通过感谢信表达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恩,并在信中称赞了中国医生高超的医术和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感谢信

向以下医务工作者:

-作出诊断的心脏科王清医生

-作出高水平介入手术的资深心脏外科专家梁德刚医生

-主治医师杨列铭医生

-心脏外科医护人员

对其在诊断、手术治疗过程中以及术后期间表现出的高度专业素养和人道主义精神表示高度赞赏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鉴于治疗是在中国面临冠状病毒在全球蔓延的困难时期进行的这一事实,因此我们特别想对提供最高水平医疗救助的中国专业医生们的人道主义和仁爱精神表示赞扬。

再次致以衷心的感谢

此致

俄罗斯公民

老伊(化名)

年5月12日

老伊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周,加重2天”来到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入院诊断为“心脏瓣膜病,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合并高血压、I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等。

入院后,超声心动提示左心室径84mm,射血分数0.30-0.39,主动脉瓣脱垂、重度反流。“心大”的老伊病情危重,当时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轻微活动就上不来气。医疗专家们知道,如果不能接受良好的救治,这种情况预示着近期心衰死亡的重大风险和远期预后不良。

初步检查和治疗后,心血管内科主任杨清及时组织了多学科联合诊疗病例讨论(MDT)。这种心脏巨大、心功能极差的患者,术前明确病因是关键,重点要排除扩张性心肌病等严重心肌病变。瓣膜性心脏瓣,即使心脏明显扩大,手术后也会获益;严重的心肌病手术却只会增加风险不能获益。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绝对马虎不得。经过多学科专家集中讨论,考虑到老伊早年既有心脏杂音出现以及主动脉瓣以外其他瓣膜反流程度轻微,参考影像学资料,认为主动脉瓣的多年重度反流是主要病因,是心脏瓣膜疾病导致了严重心肌损害,瓣膜置换手术是能挽救老伊生命的最佳方案。经过心血管内科团队的精心调治,老伊的各项化验指标明显好转,能够躺得下睡个好觉,即转科到心血管外科进一步治疗。

老伊住院治疗期间,正值“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关键时期,老伊一直在津生活。科室既要严格防控,也要复医复诊,为老伊协调缓冲病房进行隔离治疗,经过充分沟通,老伊第一时间接受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

心血管外科团队为老伊实施了人工生物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在麻醉科、手术室和重症医学科的密切配合下,平稳度过围术期。

术后第二天转回心血管外科病房,来自战斗民族的老伊,马上就要求离床活动,当然医护人员还是劝说注意休息。主刀者梁德刚主任认为,手术是不难的,难点在于术前明确诊断和术后监护能力。术后心脏超声复查,老伊左心室径由84mm恢复至72mm,显著好转。

俄罗斯人老伊来天津就医,在信中表示对医院联合救治的高度专业素养和人道主义精神给予高度赞赏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彰显了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同时,牢记治病救人的使命担当,展现出了综合实力和人文情怀。

供稿

心血管外科

编辑

李春泉

责编

王俊苏

推荐阅读:

“天总”眼科全飞秒激光手术,爱心助力援湖北抗疫英雄集体“近视摘镜”!

"天总"手术再升级,外科引进"达芬奇"

"不负韶华守护健康"天使的模样最美

谢谢你为抗疫拼过命!“天总”护士战疫的真实纪录片

高嫄:决战疫情护佑生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第二届“微党课”线上宣讲(第十八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xgzs/10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