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比例超过2∶1的房室传导阻滞。
①窦性心律时,房室传导比例应大于2∶1;
②房性心动过速时,房室传导比例应在4∶1以上;
③心房扑动时,房室传导比例应在5∶1以上。
可根据阻滞部位分为两型:
①Ⅰ型大多发生在房室结水平,少数在希氏束近端阻滞。
②Ⅱ型均在希氏束远端和束支部位阻滞。
治疗:
Ⅰ型:50次/分钟心率40次/分钟,常用阿托品0.3-0.6mg,3次/d或0.5-1mg,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5-10ug/min,静脉滴注/泵入。博利康尼2.5-5mg,3次/d;其他:氨茶碱、-2、沙丁胺醇、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麻黄碱、多巴胺等。
激素(病毒性心肌炎):泼尼松10-20mg,4次/d;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滴注,1次/d。
Ⅱ型:心率40次/分钟,且QRS波宽大畸形者,房室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下,对药物反应差,可尝试予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不宜(阿托品后希氏束内阻滞会更加重),需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via医脉通脉友
woodson)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