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军楼吕亚林
医院口腔科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目前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2.9亿,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例心血管病患者,而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危险会日益突出。而每个心血管病患者都有口腔有创治疗的需求,包括拔牙、牙槽骨修整、牙槽外科手术、根管治疗、口腔肿物切除以及牙种植术等,这些治疗都会带来患者的疼痛和紧张增加,在治疗过程中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包括血压增高、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对于这些突发急症的抢救需要专业知识和临床训练。笔者认为,鉴于口腔医师的专业背景,除了专业的急救训练外,对心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并进行准确评估及做好抢救准备,显得同等重要。如何做好心血管患者口腔有创治疗时的风险因素评估呢?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ACC/AHA)指南,可将其分为以下几方面。手术危险因素评估 长时间的口腔手术(>3小时),以及患者大量失液和失血,都属于高度风险的因素。麻醉和手术持续时间与心血管病患者的诱发风险是高度相关的,在一般情况下,麻醉和手术时间越长,风险越高。患者危险因素评估对患者耐受性的评估 术前应当对患者的耐受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平板运动试验对患者的运动耐量进行评估。 术前平板运动试验达85%最大预计心率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未达85%最大预计心率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可达到24%。 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代谢当量(MET)的评估,当代谢当量值小于4时,可以将患者的耐受性评估为差。对患者心血管风险的评估 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包括:①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7~30天内发生过),不稳定型或严重心绞痛(加拿大分级Ⅲ~Ⅳ)。②失代偿心衰,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Ⅳ级;新发心衰或心衰恶化。③严重心律失常,Ⅱ度2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症状明显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而室率不能控制(静息心率次/分),有症状的心动过缓。④严重瓣膜病变,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瓣口面积1.0cm2或跨瓣压力阶差40mmHg,或有明显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活动后气促、晕厥,或心衰。 中危因素包括:轻度心绞痛(加拿大分级Ⅰ~Ⅱ);心肌梗死病史或Q波异常;代偿性心衰或有心衰史;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肾功能不全(血肌酐2mg/dl)。 低危因素包括:高龄(70岁);心电图示左室肥大、左束支传导阻滞、ST-T异常;非窦性心律(房颤);运动耐量差,即4代谢当量(MET);脑血管意外史;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围手术期的检查及评估 对进行口腔有创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可针对性的选择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肌核素显像、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CT等项目进行无创检查。其中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是必备检查项目。必要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等有创检查,冠脉造影证实3支冠脉血管阻塞程度达50%的患者,其静息期心电图正常者可达15%。因此,部分患者有创性检查必不可少。心血管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对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处理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约0.1%~0.4%,死亡率10%;心梗后3个月(6周内最危险)手术的再次心梗率为20%(死亡率5.7%);3~6个月手术再次心梗率为10%(死亡率2.3%);6个月手术再次心梗率为3%~5%。心梗后可否行口腔手术,取决于心功能的恢复状况及手术危险程度。凡心绞痛未控制、心电图示ST段下移(≥0.2mV)、左室射血分数低下者(0.4),非急症手术应推迟。 对于口腔恶性肿瘤评估可以切除的患者,如果属于低危手术,则一般可考虑在心梗4~6周后进行手术;如果属高危手术,患者则须先接受心导管、超声心动图或心脏核素检查,然后医师再决定是否预先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处理 一些慢性心律失常情况虽不作为手术禁忌证,但仍存手术风险,应酌情处理。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综合征致心率过缓者,应予以临时起搏。对高血压患者的处理 轻与中度高血压患者可按预期进行手术,若基础血压/mmHg应取消手术。 凡血压/90mmHg者,术前应给予抗高血压药物,使成人血压控制在/80mmHg,老年人血压控制在/90mmHg为宜。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6类:①利尿剂,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α受体阻滞剂;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当上述药物难以控制病情时,可改用(或并用)硝普钠(SNP)或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与应对策略 常用抗凝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主要用于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和高危房颤患者,预防心房血栓形成。对于须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患者,如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合并卒中高危因素等,要求长期使用华法林(目标INR2~3)较合适。若须行手术,术前停用华法林3~5日,使用肝素替代,术前6小时停用标准肝素,术后12小时恢复肝素替代,或围手术期低分子肝素替代。 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需要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一般阿司匹林剂量mg/d,氯吡格雷75mg/d。支架置入6~12个月者若手术,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者,术前停用氯吡格雷最少5日,最好2周。(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55期05版”)
内容转载自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白癜风最好用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