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名政法英模朱永平梯田王国上的铁

                            

朱永平,男,汉族,现年57岁,中共党员,现任甘肃省庄浪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三级警督。他于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年调入刑警队。36年来,他将全部精力倾注于侦查破案与打击犯罪,多年的滚、爬、摔、打,铸造了他无怨无悔、破疑克难、勇挑重担、惩恶扬善的英雄本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的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和各级党政组织的认可,先后荣获“全县‘十佳文明卫士’”、“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五一劳动奖章”、“全市严打先进个人”、“全市刑侦系统破案能手”、“全市公安机关献礼行动’’先进个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三基’工程建设先进个人”、“全省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刑侦三十年”等荣誉称号、奖章,并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4次受到嘉奖。

走访排查照片

机智勇敢不畏艰险善破大案

刑警天职的在于破案,破案是硬道理。三十多年的刑警工作,朱永平既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技术员,又锻炼成一名优秀的侦查员,还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员,直到一个案件水落石出,他才能睡一个囫囵觉。

年11月3日,卧龙辖区发生一起手段极其残忍的杀人焚尸案。一家三口被杀,一时间人心惶惶,给当地群众心头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为了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朱永平同志带着民警冒着风雪严寒,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开展“地毯式”排摸。终于获悉一条重要线索。当时拥有八年军旅生涯的嫌疑人王某真具有非常强的反侦察意识。面对佯装镇定的嫌疑人,朱永平同志不言不语,只是用犀利的目光注视着他。渐渐地,王某真有些坐不住了。他目光飘忽,不时地偷窥坐在对面的民警。时值冬日,王某真额头上却渗出了细细的汗珠,这小小的变化没能逃过朱永平的眼睛。他当即拍板,王某真有重大作案嫌疑,应立即控制。8小时后,在朱永平和战友们张弛有度的审讯攻势下,王某真如实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实。此时距离案发不到24小时,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这是人民警察交给群众最满意的答卷。

心系群众忘我工作守护安宁

朱永平同志时刻把践行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把破案打击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注重效能,突出刑事侦查工作的社会效果。

年3月至4月间,韩店辖区上洼村发生多起麦场着火事件,短短一个月时间,40多户村民的麦草垛被烧。村里谣言四起,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省厅将该案确定2号督办案件。面对领导限期破案的命令和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朱永平同志立下军令状:不破此案,他脱警服!这是怎样的决心呀!大家知道吗?警服于警察而言,那可是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东西。就在专案组民警走访调查的时候,嫌疑人再次顶风作案,看着化为灰烬的麦草垛,朱永平同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连续的高压劳累,他病倒了,被医院确诊为“心脏右束支传导阻滞”症。医院要求他立即住院治疗,可他硬是挣扎着回到了侦查一线。战友们劝他去治病,他说火灾案一天不破,上洼村的百姓就得提心吊胆一天,他躺不住呀。靠着顽强的意志,他和战友们趴在麦草垛里连续蹲守二十多天,终于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乙并将其抓捕归案。省厅督办案件告破,上洼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局领导强制安排他住院治疗,他还一个劲说自己没事。其实,只有专案组的民警知道铁老汉为此案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只有一同蹲守的战友知道那半夜疼痛难忍的呻吟。如果不是心怀人民,谁又会为了一份工作赌上的自己的身家性命?

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近几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愈演愈烈。传统的侦查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此类案件的侦办需求。年过五十的朱永平同志,从头学起了大数据情报分析研判。这需要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进行数据分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个物件--一把放大镜。每当发案,他办公室的灯是灭的最晚的一盏,走进他的办公室,当你看到他拿着放大镜一点一点的看数据,看话单,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受到很大的震动。

年3月,县局成立专案组对广东恒安(电销)团伙诈骗案立案侦查。朱永平同志主动请缨,请求批准他参与案件侦办,因为这是难得的利用大数据分析侦查办案的机会。在东莞,他克服了极度炎热的天气让他胸闷更加严重的困难,利用自学的数据分析手段,经过6天6夜的艰难比对,4月6日,专案组民警一举抓获以傅某彬为首的10余名诈骗团伙成员,现场扣押涉案资金32万元,并成功将团伙成员押解回庄。

这就是朱永平同志,他用事实和行动树立了一个警察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良好形象,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自己无悔的人生,用自己的忠诚和热血铸就着金色的盾牌。

原标题:《朱永平:“梯田王国”上的铁血刑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xgyy/14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