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动态医院心内科首例无导

年12月25日,心血管内科周圣华主任携团队成功完成我院首例无导线起搏器(Micra)植入,标志着我院起搏器植入水平迈入新时期。

近日,78岁的张钊爷爷因胸闷、气短伴乏力半年,加重三天,入院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8次/分,随时有心脏骤停猝死的可能。科室周主任带领医护团队术前缜密分析,制定方案,与家属沟通,最终选择了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该起搏器仅一粒胶囊大小,重量1.75克,无需在皮下制作囊袋,通过输送系统送入右心室,最后放置在间隔部。该起搏器的优点: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也避免了传统起搏器置入带来的皮下囊袋痕迹及手术伤口疤痕,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与传统手术相比无需植入心内膜起搏导线,不占用静脉通道,也无需在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起搏器,减少了术后囊袋感染、电极断裂外露等风险。术后卧床时间短,4-6小时即可下床等。

周主任表示,对于符合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指征,顾虑囊袋反复感染、导线影响行动的患者来说,无导线起搏器是最好的选择。

张钊爷爷出现心率减慢十余年,医院就诊,均建议起搏器治疗,老人一直有顾虑,直到今天,Micra的出现减轻了老人的思想顾虑,经与家人商量最终选择了Micra起搏器治疗。

12月25日周主任带领医护团队在局麻下展开手术,手术全程由新疆医科大学起搏电生理组汤宝鹏副院长团队的张疆华教授指导,通过右侧股静脉穿刺,将起搏器植入右心室,手术过程中患者始终保持着清醒状态,30分钟左右,手术顺利完成。卧床4小时后患者可下床活动,第二日可正常活动,患者于年12月30日顺利出院。

无导线起搏器价格昂贵,今年下半年进入医保,为医院首次使用。在院首长、机关和医疗保障中心以及兄弟科室的鼎力支持与无私帮助下,成功的完成了手术。在此表示感谢!

—TheEnd—

编审:曹元强、雷权

编辑:苏赛、唐春霞

供稿:心血管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xgyy/13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