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病理报告里面常出现一个词叫”肠化生”。有人说肠化生是胃癌的前兆,但其实肠化生与胃癌有本质上的区别,肯定不是胃癌。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肠化生。肠化生一般发生在萎缩的胃粘膜上,就是指在萎缩的胃粘膜组织中出现了类似于小肠或者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症状主要是胃部不适或疼痛、食欲不振、疝气等,往往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有关,特别是喜欢辛辣的含有亚硝酸盐的、腌制食物有胃粘膜炎症的人肠上皮化生可能更高。
其实,肠化生是胃粘膜持续受到损害时,机体不断自我修复的结果;机体为了适应已经改变的胃内环境而作出的相应调整,是一种变异的反应,是人体代偿的结果。
“肠化生”一定会变成胃癌吗?肠上皮化生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肯定会患上癌症。
肠上皮化生分为大肠型和小肠型化生,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化生。
小肠型化生与小肠粘膜的细胞相似,分化较好,常见于包括慢性胃炎在内的各种良性胃病,且随着炎症的发展化生加重,故认为小肠型化生可能属于炎症反应性质,不是胃癌前病变。
大肠型化生,上皮分化相对较差,在良性胃病中检出率很低,只有11.3%,但在肠型胃癌旁的黏膜中检出率高达88.2%,说明大肠型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
目前的研究认为,不完全性和大肠型上皮化生容易发生癌变,小肠型肠化生一般不会癌变。
那么,是否出现了肠化生就意味着癌症搭上关系了呢?其实不然!
一些研究发现肠化生可以逆转。降低胃液pH值、根除Hp感染等措施有利于防止胃黏膜萎缩与肠化生的进展。但也有研究认为尽管根治Hp后胃黏膜萎缩得到改善,肠化生本身并未发生显著的改变。胃黏膜肠化生是否具有可逆性,目前仍存在争议,但肠化生患者中胃癌的整体风险还是非常低的,肠化生并不是一定会进展为胃癌。
但肠化生患者中胃癌的整体风险还是非常低的,癌变概率约5%左右。并不是所有的肠化生一定会进展为胃癌。大肠的化生,也不一定会导致癌症.
肠化生即使不能逆转,其发展到胃癌还有很长的时间。轻度肠化生——中度肠化生——重度肠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癌。而且经过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后肠化生大多可维持稳定不变。
所以,对肠化生不必过度恐慌,大多数肠上皮化生患者均为小肠化生,化生程度轻度或中度,且癌变的可能性不高。如果只是一种轻微的肠型化生,不需要太担心.但一些肠化生程度较重、范围较广的患者应引起注意,必要时要进行手术治疗。
往期精彩
以形补形???心理安慰剂而已
点击阅读
铁板龙虾与烧烤,深夜哪个都得少
点击阅读
编辑排版
杨派克
审核
咩挤
图片来源
网络
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