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只有3个月大,体重3.5公斤,入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与成人相比,小婴儿的体重小,意味着心脏小。本次接受手术的患儿心脏只有乒乓球大小,大大限制了手术操作的空间和视野,手术难度极高。严峻的困难摆在眼前,考验着医生的技术。
面对这个脆弱的小生命,医院立即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患儿入院后经多学科联合会诊(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ICU、超声科等),何仿院长指派相关专家制定出周详的治疗方案:重症监护室ICU制定专业严格的营养方案、护理方案与呼吸支持方式;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超声科、输血科等医护团队紧密协作,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在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召开多学科会诊(MDT)
“该患儿小月龄、低体重、心功能相对脆弱,手术操作难度和风险都很大,任何微小的差池,都可能引起致命的风险。”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崔光浩说。
对于低龄低体重患儿的麻醉和体外循环技术,向来都是一项挑战。对此,麻醉科主任魏登荣以及体外循环灌注师刘冰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和风险预案,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
崔光浩主任为患儿进行手术
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术,多位专家联手把脆弱而又珍贵的小生命拯救回来,为宝宝赢得了重生的机会。
术中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患儿被推出手术室的瞬间,孩子的家人一下涌过来,询问孩子手术怎么样。得知手术圆满成功,孩子的母亲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术后经重症监护室(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这名低龄低体重患儿各脏器的功能恢复正常,现已顺利脱离呼吸机。目前该患儿生长发育良好,体重正稳步增长。
重症监护室里,医护人员24h守护在宝贝身边,分分秒秒监护着病情的变化,安抚他的每一次哭闹。
目前,该患儿即将出院,宝贝家人一直忐忑的心也逐渐平静了下来,身体痊愈后,宝贝面对的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全新的生活。
该病例的成功救治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协作的综合实力,为今后类似疾病的患儿提供了宝贵的手术经验,也标志着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科普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10~15%,男女之比为1∶2。它是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遗留缺损造成血流可相通的先天性畸形。房间隔缺损根据胚胎发育可分为继发孔型及原发孔型缺损两大类,前者居多数。
症状体征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活动后心悸,气短,疲劳是最常见的症状,但部分儿童可无明显症状,房性心律紊乱多见成年患者,若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向左分流者,出现紫绀。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活动后感心悸,气短,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伴有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者,早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及肺动脉高压等症状,患儿发育迟缓,心脏扩大,心前区隆起。
治疗方法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诊断确立,即使患儿无明显症状也应手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已取得良好疗效,术后患儿生长发育正常,可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劳动,手术死亡率降至1%以下。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确定诊断后更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应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首先修补二尖瓣裂,然后以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
我院心血管学部心脏大血管外科对临床各类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外科诊治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开诊以来,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已经成功实施多例心脏外科手术,挽救了患者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专家团队名誉主任兼首席顾问
周汝元
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安徽省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委员,国家卫生部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库专家,欧洲心脏外科学术委员会理事。从医40余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临床专长: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先心病的外科治疗,心脏瓣膜病及冠心病的外科治疗。在省内率先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术及升主动脉瘤之Benttal手术,均获成功。
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崔光浩
主任医师,曾先后担任黑龙江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医院小儿心脏病区主任,成人病区主任,ICU主任,心脏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胸心血管专科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心血管专科学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委员,安徽省心脏大血管外科学会委员。年获第27届笹川医学奖,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被公派到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循环器中心研修,曾多次到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参加短期学习和学术交流。师从国内著名心外科专家刘晓程教授、万峰教授及日本黑泽博身教授、新冈俊治教授,年到年、08年到年师从大血管外科领军人物孙立忠教授。
临床专长:心脏及大血管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完全型肺静脉引流、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根治手术,风湿性及感染性瓣膜成形及置换手术,房颤的改良迷宫手术(自创术式),冠心病的体外及非体外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I型夹层主动脉瘤的全弓置换手术及微创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等手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加过两例心脏移植手术及一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参与完成各类心血管手术余例。
科研成果:黑龙江省全动脉搭桥术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心脏移植)、低体重婴幼儿心脏手术科学技术三等奖;核心期刊发表10余篇医学论文,参编专业书籍3本。
主诊医师
陈梦苒
副主任医师,曾就职于解放军第医院(现解放军第医院)心胸外科,硕士毕业于昆明医院心血管外科,医院心脏外科进修学习1年,合肥市胸心外科协会委员;
临床专长:熟练掌握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大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对心脏外科疾病的围术期处理有较多的经验。参加复杂先心病、重症瓣膜病、复杂冠心病、大血管疾病手术数百例;
科研成果: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
撰稿:心外科刘冰
编辑:邱琛琳
排版:高璐
责编:刘杰
往期文章医院新开通两条公交线路普外科妇产科联手为11岁女孩切除10斤重腹部肿瘤医院心血管学部开展首例心脏杂交手术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