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女性,发作性上腹痛20年,再发3天。
现病史:20年前无原因出现上腹部胀痛,呈持续性,疼痛向肩背部放散,伴反酸,无恶心、呕吐,无气短,发热、黄疸、黑便等症状,行腹部彩超检查为胆囊炎并结石,并予以“消石利胆片”治疗,症状缓解。10年来上腹痛经常发作,症状同前,均服上述药物治疗,症状时发时止。近1年来腹痛发作频繁,3天前腹痛再次发作,伴恶心、呕吐,自服“消石利胆片”治疗,症状无缓解,遂住院。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病史20年,正规治疗,支气管炎病史2年,间断治疗。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急慢性传染病史。年行女扎管手术。无外伤及输血史。
个人史、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
婚育史:已婚,丈夫患肝癌过世,孩子均体健。月经初潮16岁3-5天/28天绝经50岁。
查体:体温36.1℃,脉搏64次/分,呼吸15次/分,血压/80mmHg。巩膜轻微黄染,脐下可见手术瘢痕,腹软,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Murphy征可疑。
入院后查MR:
可见胆总管多发结石、胆囊多发结石诊断明确
心电图:
肺功:
颈部血管超声:
脑及胸部CT:
心脏超声:
胸部正位片:
生化检查:
肝功:
传染系列:
肿瘤系列:
心肌酶谱:
心内科会诊后调整治疗方案,并安排ERCP诊治: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外观:
插管造影:
切开、取石:
球囊清理:
治疗1周后行LC术:
患者取仰卧位,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取脐下切口作气腹,压力至14mmHg,依原切口植入戳卡,进镜见肝脏大小正常,表面无结节,质软,胆囊大小正常,壁稍厚,重度粘连,分别于剑下,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及腋前线平脐作切口植入抓钳;分离粘连,解剖胆囊三角,游离胆囊管,因胆囊管扩张,无法用结扎夹距胆总管0.5cm处圈套器双重结扎,钳夹胆囊顺行切除,并由剑下切口取出,切开胆囊,从胆囊中取出多枚约玉米大小结石;电凝胆囊床出血点并喷洒止血粉;查无活动性出血及漏胆,清点纱条及器械无误,并在文氏孔置腹腔引流管于右侧腋前线平脐切口引出体外固定,排尽CO?气体,关腹,切口皮肤可吸收线纹饰美容缝合。
ERCP+LC术后复查生化:
各指标变化:
术后1周,患者恢复良好,出院。
笨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