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肢任务导向脑卒中后上肢的任务导向

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training,TOT)是针对患者的缺失成分和异常表现,以实际生活所需的功能为目标,以任务为导向引导患者主动参与有控制的运动训练,从而让患者在具体的任务实践中提高运动功能。

我们在进行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时候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如下方面:

为脑卒中患者进行上肢的任务导向训练时,首先需要进行任务分析,考虑以下限制因素:

1、生物力学:如ROM、肌肉张力、肌力等;

2、神经生理:如目标物置于健侧或患侧;

3、环境:如指导语、治疗师提供的协助、提供节奏感等

4、任务需求:如目标物大小、数量、距离、颜色等。

上肢的任务导向性训练主要适用于轻度上肢瘫痪的患者,以任务或作业为导向:如够物和抓握(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物体),进行重复训练,任务有一定难度,并且要有操作的具体物体或目标。在进行任务目标导向训练的时,需要同时注意以下问题:①需要给患者设定一个具体可见的目标,如果上肢只做单纯的屈伸而无具体目标,就会失去视觉、触觉、空间定位觉等反馈信息的输入和整合,变成一项空泛的关节活动;②设置处于患者边缘能力的目标可提高患者的主动参与性和兴趣,让患者有失败和成功的体验,这些均可以促进脑功能重建;③训练过程中,逐渐增加推动及抓握物品的重量及需要移动的距离,以增加肩、肘、腕和手指的肌力;④训练中注意纠正患者过度的耸肩和躯干倾斜,防止患者肩外展或前屈不足。

任务目标导向训练发挥作用的机制包括:1.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促进大脑重组;2.引导有功能的神经细胞向病灶部位定向迁移,最终导致形成新的神经网络,这一生理现象已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得到证实;3.强调个体化治疗,这使得任务导向性治疗更具有针对性;4.强调目标及任务的具体性而非抽象性,不断调整运动模式,形成最优化的运动程序和神经网络,支配相关肌肉的特定的顺序、力量和速度等力学特点,通过相关肌肉配合,协调的完成这项具体任务,促进发展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和前馈能力;5.强调通过生活中具体运动方式进行训练;6.特别强调主动参与,主动运动对调整神经网络以形成最佳运动模式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验证,采用任务目标导向性上肢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秋纯,陈红霞.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8(4):-.

2.ChanukYoo.JuHyungPark.Impactoftask-orientedtrainingonhandfunctionandactivitiesofdailylivingafterstroke.[J]Phys.Ther.Sci.,27(8):-

3.任云萍,李明莹,李长江,等.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腕背伸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35(9):-.

4.张大威,叶祥明,林坚.下肢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6(8):-.

合作/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李响

赞赏

长按







































国庆让白癜风不白过
治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jc/8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