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C公布年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

中国医学科医院华伟

ESC发布的年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在原有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更新,特别是对CRT适应证进行了重要更新。其更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窦性心律患者置入CRT的适应证

QRS波宽度>ms、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射血分数<35%以及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患者,为CRT置入的Ⅰ类适应证(证据级别为A级)。同时,如果患者射血分数<35%、QRS波宽度~ms、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患者,也为CRT置入的Ⅰ类适应证(证据级别为B级),这与美国指南有所不同。美国指南仅将QRS波宽度>ms作为Ⅰ类适应证,而欧洲指南将Ⅰ类适应证范围扩大到QRS波宽度~ms。对于非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例如,QRS波宽度>ms的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也可以置入CRT,但推荐级别为Ⅱa。QRS波宽度~ms的非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置入CRT的推荐级别进一步降至Ⅱb。

新指南对于窦性心律患者置入CRT的适应证强调左束支传导阻滞和QRS波宽度,提示这些患者更可能从置入CRT中获益。若不符合这些条件,则推荐级别降低,意味着这些患者从CRT置入中获益的可能性亦降低。

合并房颤患者的适应证

新指南推荐意见与以往指南相差不多。射血分数<35%、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QRS波宽度>ms的房颤心律患者,也可考虑CRT置入,但必须保证心室%起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推荐进行房室结消融,以保证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因房颤造成心室率过快、须进行房室结消融并安装起搏器,则新指南推荐直接安装CRT而非普通起搏器,以避免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损害。

对我国的启示

ESC对本指南进行更新,目的可能在于提高CRT的反应率,即提高其临床效果。在以往临床应用中,即使按照既往指南的Ⅰ类适应证,仍然有20%~30%的患者置入CRT后无反应。因此,ESC基于大量新的临床证据进行了指南更新。目前有充分临床证据显示,对于QRS波宽度>ms、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置入CRT能够明显使患者获益,包括改善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新指南将这两点加入Ⅰ类适应证中,有利于在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CRT置入,以提高疗效。

今年初,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也对年版指南进行了更新。非常巧合的是,我国的新指南与ESC的新指南推荐意见非常接近。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医师认知度不够、CRT置入费用高及自费比例较高、患者接受程度不高等),CRT在我国的应用还非常有限。根据卫生计生委统计的全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数据,我国去年CRT的置入量约为台,在一个13亿人口(心衰患者余万)的大国,这个数量是微不足道的。目前欧洲CRT置入量是每百万人口余台,而在我国仅为2台左右。因此,我国须加大推广力度,特别是让广大医师了解CRT可以给患者带来的益处,推荐更多患者接受CRT置入。当然,也要对医师加强培训,以使更多医师能够完成CRT手术。

总体而言,CRT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非常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已被纳入国内外指南。对于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伴有QRS波增宽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置入CRT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近年来国际上CRT应用数量迅猛增长,已成为较为常规的治疗手段,但在我国的应用还非常有限,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以使更多患者获益。(医学论坛报)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微博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jc/7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