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急诊医学研究进展

急诊医学是一门依据时间维度分类的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联系比较密切,其研究进展与其他相关学科亦步亦趋;急诊医学所研究的内容也涉及许多疾病的急性起病过程和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急性阶段,故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与急诊医学研究休戚与共。掇菁撷华,本文将撷取年急诊医学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和与临床关系密切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探讨。

1流行病学研究

1.1?全球死亡影响因素研究

《全球疾病-伤害负担和危险因素研究》对—年间个国家的特定原因死亡进行了研究,发现年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全球死亡原因的72.3%,传染病、产妇、新生儿以及营养疾病相关死亡为19.3%,死于意外伤害的占8.43%。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因素的前三位分别是源于新生儿窒息和外伤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早产并发症和新生儿脑病。在-年间,年龄标准化校正后生命缩短原因排名前5的疾病分别为:心血管疾病、腹泻和下呼吸道感染与其他常见感染性疾病、肿瘤、新生儿疾病、以及AIDS和肺结核。年患者死亡最多的10类原因为: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下呼吸道感染、腹泻疾病、交通意外、疟疾、新生儿早产并发症、AI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新生儿窒息及外伤所致脑病,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是个国家的男性以及97个国家的女性的首要致死因素。不同地区和国家死亡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疟疾和AIDS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寿命缩短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糖尿病相关死亡在大洋洲地区比较突出;暴力冲突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对寿命的缩短影响比较显著;心肌病和心肌炎致死在东欧和中欧较为明显。了解这些死亡影响因素,对制定急诊应急预案有指导意义。

1.2全球致残相关因素研究?

《全球疾病-伤害负担和危险因素研究》对—年间个国家个与致残相关的疾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年致残最主要的5个因素分别为腰背痛、偏头痛、年龄和其他因素相关的听力损失、缺铁性贫血以及焦虑抑郁症;通常40~69岁人群为疾病致残的高危风险人群,且女性的致残风险较男性高约10.4%;女性主要的致残因素主要包括缺铁性贫血、偏头痛、老年痴呆和其他痴呆症、抑郁症、焦虑症以及非痛风性肌肉骨骼疾病;男性的主要致残因素包括药物滥用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性暴力以外的伤害。其次各国之间致残率差异显著,以年为例,最低的国家为中国,经年龄校正的全因带残生存年(yearslivedwithdisability,YLDs)比例为/YLDs,最高的是也门,比例为/YLDs。需强调的是药物滥用性疾病是男性主要致残因素之一,应引起急诊医疗界的重视。

1.3?全球致病危险因素研究

《全球疾病-伤害负担和危险因素研究》对疾病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自以来,30个致病危险因素显著增加,4个无显著变化,31个因素显著下降。在导致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儿童发育不良和家庭空气污染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而代谢相关的危险因素,如体质量指数和空腹高血糖则显著增加。在年,男性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来自吸烟、高血压以及低出生体质量和早产;女性则为高血压、体质量超标以及高血糖;有个国家排名首位的危险因素为代谢相关的危险因素,吸烟在个国家中致病因素排名位于前5,低出生体质量和早产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南亚的重要致病因素。该研究提示在急诊临床实践中,应







































长沙白癜风医院
儿童白癜风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jc/73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