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1型右束支阻滞又称右束支阻滞的文氏现象。心电图特征是在心率恒定的情况下,QRS时限逐渐延长,由正常逐渐过渡到不完全性及右束支阻滞图形。
(一)直接显示性右束支阻滞的的文氏现象
文氏周期开始的第1个室上性QRS波群形态与时间正常,以后右束支传导速度递减,QRS时限逐渐增宽,右束支阻滞逐渐加重,直至出现右束支阻滞,结束一次文氏周期(图94)。
必须具备以下两条,才能出现直接显示性右束支阻滞文氏现象:
1、文氏周期开始的第1个心搏左右束支传导时差小于25ms,否则大于40ms,文氏周期开始便出现完全性右束支阻潘图形。
2、文氏周期中最后1个心搏不出现隐匿性右束支传导,这样才能使右束支得到充分恢复,以开始新的周期。
(二)不完全隐匿性右束支阻滞的文氏现象
文氏周期开始左、右束支传导时差达25ms,出现右束支阻滞图形,自第2个心搏开始,左右束支传导时差大于40ms,出现右束支阻滞图形。自第3个心搏以后,右束支以传导延缓的程度还在继续加重,但QRS波群时限不再发生变化(图95)。
(三)完全隐匿性右束支阻滞的文氏现象
自文氏周期的第1个心搏开始,左右束支传导时差即大于40ms,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阻滞图形。
(四)右束支内交替性下传的文氏周期
心电图表现在2:1右束支阻滞的基础上,下传心搏的右束支阻滞程度逐渐加重,直至连续2-3个室上性激动受阻于右束支,结束一次文氏周期。其机制是右束支近端出现了两个平面的阻滞。一部分患者上部呈2:1传导,下部呈文氏现象;另一部分患者上部呈文氏现象,下部呈2:1传导。
文氏周期开始右束支传导速度正常,以后通过右束支的传导速度逐渐减慢,QRS时间逐渐增宽。由右束支阻滞逐渐过渡到右束支阻滞,最后室上性激动落入右束支绝对不应期,结束一次文氏周期,之后开始新的文氏周期。
二度1型右束支阻滞少见,与左束支阻滞并存时,可出现不同比例的心室漏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