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触发点的诱发或引发因子,还是易感或维持因子,在治疗肌筋膜触发点时都应考虑去纠正或消除。另外,还需注意由其他疾病引发的继发性触发点,如骨科疾病,只有治愈这些疾病才能阻断疼痛触发点的复发。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就是以各种方法灭活触发点,使肌肉内的挛缩肌束松开,使机体或各关节的生物力学处于一个正常平衡状态。本着这个原则,只要能灭活疼痛触发点,任何治疗方法均可被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最好将牵张疗法作为各种疗法的辅助疗法在临床中加以应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1针法各种针都可用来穿刺定位的触发点。准确刺到触发点,肌肉会有抽搐反应(跳动)或扎(针)牵涉痛。
目前有4种方法:
湿针疗法:即对触发点反复穿刺,尽量引出肌肉的跳动。当患者感觉难忍的酸胀痛时,给予0.1-0.2mL局部麻醉剂,以减轻穿刺时的疼痛。一般情况下用Ф0.4mm的注射针头可以减少针后的针眼处的疼痛感。此法对于任何急慢性疼痛触发点综合征效果最好。
注射浸润疗法:一些患者无法忍受或过于敏感穿刺时的酸胀痛,选择此方法。一旦引出抽搐反应,注射大约0.5mL的局部麻醉剂,然后对局部用手指轻柔地按摩,使麻醉剂在局部浸润开。这种方法可以显著地避免患者的治疗时的疼痛,但施针后的效果不能长久,因此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反复的治疗过程。
干针疗法:不加任何局部麻醉剂进行针刺触发点,可以反复针刺,引出跳动;但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这种干针疗法可以用Ф0.3mm的细针,引出抽搐反应后,留针8-15min,反复应用较好。
小针刀疗法:在触发点的治疗中,小针刀仅被用于对增厚和挛缩的触发点上的肌筋膜横向切割予以松解,也可直接穿刺触发点。同时可以在局麻下用于对肌肉附着处触发点和附着处粘连以及挛缩硬化关节囊和韧带进行松解。
热凝射频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很有效,因为触发点可以在温度45℃左右可被灭活,但前提是最好能定位触发点,使针尖进入触发点。不好的是成本太高。也可用内热针法,成本较低,但针太粗。
闪针:这种疗法快捷。是一种配合推拿按摩的快速针刺法,仍然针对疼痛触发点。当给患者做推拿时,如果发现一些肌肉上的疼痛结节推拿不能使之消除。根据解剖位置可用不同长短的毫针对定位的肌肉疼痛结节进行快速反复针刺。
2推拿按摩与传统推拿按摩不同是需要找到触发点的位置,针对触发点去推拿按摩,任何一种推拿按摩的手法都可以被应用,但以一指禅推法和拇指点法以及手掌按法和滚法、拿捏法为主。如果效果不佳,可以改为针法治疗。
3理疗这里推荐深部激光、微波、红外和超声波,聚焦于触发点内,而不是针对牵涉痛的位置上。因此,一个物理治疗师必须懂得怎样诊断和定位触发点。由于触发点常是多发的,因此这些设备需要是多探头的,需要配合对受累骨骼肌施予每天多次的牵张疗法加以辅助治疗。
4牵张疗法牵张辅助疗法有两种:一种是自我牵张技术,用于患者在家中自我锻炼;另一种是治疗师的牵张技术,由治疗师为患者牵张同时整复关节位置。但是对于那些不能施针的按摩推拿师可以通过冷喷雾牵张疗法来灭活疼痛触发点。其要点是在对有疼痛触发点的受累肌进行牵张的时候,反复从触发点位置到牵涉痛位置的皮肤表面用冷喷雾剂进行有方向的喷射。所以,也要求定位触发点和认清牵涉痛的分布范围。在冷的作用下,抑制了肌肉的牵张反射使短缩的肌纤维被牵张开,从而灭活了疼痛触发点。但必须注意过分牵张,所以只要患者有被牵张的感觉即可,反复多次,逐渐牵张开。
5整脊技术脊柱的轻微结构性改变都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会引起机体各部有关的疼痛,整脊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纠正那些因姿势和骨骼肌力学紊乱造成的位置改变,使脊柱排序恢复。大家都公认整脊前需要对脊柱周围肌肉进行放松,然后再实施整脊。
6运动疗法通过运动锻炼来纠正肌肉的不平衡和提高肌肉的耐力,以巩固其他疗法治疗的效果;同时恢复肌肉的柔韧性。运动疗法一般可以分成两类,牵张锻炼和力量训练,特别是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训练。但是训练时间过早会引起更多肌肉疼痛、紧张和痉挛。所以,运动疗法必须放在局部疼痛被明显缓解之后,而且通过渐进性的低阻力,反复多次的方法进行。
7药物治疗较轻的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可以给予解热镇痛药物或者肌松肌。如果无效,可以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或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特别是疼痛局部存在有炎性表现。对于较为严重的肌筋膜疼痛有时可以用麻醉性止痛剂。如果肌筋膜疼痛伴有神经病理症状时,也可以同时用镇痛辅助剂,如:抗忧郁剂和抗痉挛剂。安眠药物可以与上述药物合用以解决患者的精神问题和睡眠问题。但是,通过长期单独给予药物来缓解疼痛是不明智的。补充与骨骼肌疼痛有关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某些激素的缺乏是解决触发点持续因子的营养疗法。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肌筋膜疼痛常常与肾气的缺乏有关。因此,两个经验方,即:金匮肾气丸和各种地黄丸可以改善肾气缺乏的症状,从而改善患者机体的整体情况。
(全文已发表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刘琳,黄强民,汤莉.肌筋膜疼痛触发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18(46):-.)
实践应用
斜角肌(Scaleni)
斜角肌很少被怀疑是病因,因为它们几乎完全被胸锁乳突肌所覆盖。斜角肌本身几乎不会觉得疼痛,但是斜角肌的触发点可能是它们关联区域的主要疼痛原因。没被人怀疑的斜角肌触发点却常常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关键因素。
在斜角肌引起的关联痛部位内还可能形成卫星触发点,这使得斜角肌的触发点常常成为胸部、上背部、肩膀、臂部和手部疼痛的根本原因。
斜角肌引发的症状很容易被误诊。
斜角肌激发的上背部疼痛几乎总是被错误地认为是由菱形肌引起。
颈部和肩膀的不舒服是斜角肌引起的经典症状,常被看成是神经性抽搐。
由斜角肌引起的胸部的关联疼痛常被误认为心绞痛。
斜角肌引起的肩痛几乎总被误认为是滑囊炎和腱鞘炎。
斜角肌引起的疼痛沿着上臂的前后向下传送,常被误当作肌肉扭伤来治疗。
斜角肌在肩膀、臂部和手部的关联痛可能会让一位神经学家认为是变性的椎骨或萎陷的椎间盘引起神经根的压迫。
幸运的是,一旦你确实明白所有的这些事都是由你颈部的斜角肌引起,解决方法是惊人地简单和迅速。
1、肌肉位置:
成功地找到并治疗斜角肌的触发点主要取决于你对斜角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关系的了解程度。
前斜角肌是斜角肌中位置最靠前的一部分,它位于胸锁乳突肌与颈椎之间,几乎完全被胸锁乳突肌所覆盖。
中斜角肌位于前斜角肌后面,大部分在颈部,下半部与胸锁乳突肌分开。
后斜角肌位于中斜角肌下面水平的部位,就在锁骨上方的一块凹下去的三角形的软组织内,位于前斜角肌后面。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小斜角肌,这是正常的个体差异。
2、触发点位置:
全国第二届软组织外科学(筋膜学)---跨界整合——临床与解剖并重;名师讲授——拓展(软外)临床和疗效。今年是宣蛰人医师发表专著:《软组织外科学》三十五周年,在此纪念之际,为更好的发展软组织外科学,提高软外的临床疗效,增强临床实操技巧,规范临床操作流程;在成功举办第一期软外(筋膜学)整合高级研修班(年7月于深圳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应广大软外从业者和筋膜学爱好者的强烈要求特举办全国第二期软组织外科学(筋膜学)高级研修班。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非药物疗法分会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医学会
深圳大学医学部“筋膜学”课题组
郑州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承办单位:上海脊近完美健康管理咨询中心
医院
洛阳康瞾堂健康信息管理有限公司
筋膜学是有我国学者原林教授提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源于国家数字人研究,国家筋膜学研究成果。年7月18号——24号我们(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非药物疗法分会、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医学会)与深圳大学医学部“筋膜学”课题组在深圳大学医学院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一期软组织外科学(筋膜学)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各地的软外、筋膜学美容、养生、保健的精英40余位探讨、交流、学习。跨界整合、拓展临床、提高疗效,意义深远。震惊学术界,并受到国际筋膜学学者的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白癜风可以治疗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