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围性面瘫

概要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最常见的面肌麻痹,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者称为中枢性面瘫,受损部位在面神经核或神经核以下者称为周围性面瘫;

贝尔麻痹较为常见,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常见病;

面瘫的病变部位及常见原因

1、面神经核病变

属于下位运动神经元病变,病变范围可包括运动核本身及其神经通路各部分的突触;通常造成同侧面部肌肉随意运动及非随意运动功能损害,

2、面神经颅内段病变

病变位于从桥小脑角至内耳道之间的面神经,最常见的病变为听神经瘤;亦可见于脑膜瘤、施万细胞瘤等;

3、面神经颅外段病变

损害位于从迷路段至面神经各分支;最常见的周围性面瘫为贝尔面瘫;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20-40岁多见,寒冷及凉风刺激以及精神创伤等可诱发此病,但确切病因未明:病毒感染性免疫反应、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学说;

感染性、外伤性、医源性、原发性、肿瘤性、中毒性、神经性、先天性、血管性、代谢性;

病理生理

1、神经外膜损伤;

损伤神经外膜,神经成分未累及,神经传导功能正常,无面瘫;

2、神经失用;

损伤限于髓鞘,轴索结构正常,出现暂时性神经传导阻滞,有面瘫,去除病因后,神经功能可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一般2周左右功能恢复;

3、轴索断裂;

轴索断裂或断离,神经远端在损伤48-72小时后出现顺向变性,轴索与髓鞘崩解,神经远端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鞘膜仍完整,损伤后3周,轴索可沿中空的髓鞘由近及远再生,直至运动终板,神经功能可在2月左右部分或完全恢复;

4、神经断裂;

完全离断,近端形成神经瘤,远端神经变性,神经功能不能自然恢复;需手术干预,6个月左右,神经功能开始恢复,蛋壳出现连带运动;

面瘫分级(House-Brackmann分级法/H-B分级法)

Ⅰ级:正常两侧对称,各区面肌功能正常。Ⅱ级:轻度功能异常大体:仔细检查时有轻度的面肌无力,可有非常轻的联带运动。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皱额正常,稍用力闭眼完全,口角轻度不对称,无挛缩及半面痉挛。Ⅲ级:中度功能异常大体:明显的面肌无力,但无面部变形,可有联带运动,面肌挛缩或面肌痉挛。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皱额减弱,用力后闭眼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轻度不对称;Ⅳ级:中重度功能异常大体:明显的面肌无力和/或面部变形。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皱额不能,闭眼不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不对称;Ⅴ级:重度功能异常大体:仅有几乎不能察觉的面部运动。静止状态:面部不对称。运动:皱额不能,闭眼不完全,口角轻微运动;Ⅵ级:完全麻痹无运动无张力,不对称,无联动、挛缩及痉挛;

周围性面瘫及中枢性面瘫区别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为两种不同疾病,应进行全面区别。

1、病变部位不同

中枢性面瘫常为病变对侧颜面下部肌肉出现麻痹;周围性面瘫表现为病灶同侧全部面部肌肉瘫痪。

2、病因不同

中枢性面瘫由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脑桥、内囊等)受损引起,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部肿瘤、颈内动脉阻塞等病.周围性面瘫由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引起,多见于受寒、耳部感染、神经纤维瘤、脑膜感染等病。

3、症状不同

中枢性面瘫出现时,眼睑以上面部表情肌未出现瘫痪,故患者闭眼、皱眉、扬眉动作均正常,且两侧的面额肌深度、眉毛高度、睑裂大小均无异常出现。病变对侧眼睑以下的表情肌出现瘫痪,即颊肌、口轮匝肌、上提唇肌等出现麻痹,患者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做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一般无味觉、泪液、唾液分泌障碍,不伴有听力改变。面瘫同侧肢体出现瘫痪,常出现腱反射异常.周围性面瘫因病变同侧所有面肌出现瘫痪,患者不能进行皱眉、皱额、闭眼、露齿、鼓腮等动作,并伴有鼻唇沟变浅及口角下垂。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出现减退,并伴有唾液分泌障碍。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尔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病变侧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病变在鼓索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

鉴别诊断

1、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e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syndrome,GBS),是常见的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又称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或对称性多神经根炎。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上升性对称性麻痹、四肢软瘫,躯干肌瘫痪、脑神经麻痹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是由病毒感染或感染后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系统的广泛性炎性脱髓鞘。临床上以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为其主要表现。感觉障碍常为首发症状,以主观感觉障碍为主,多从四肢末端的麻木、针刺感开始。

2、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各种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并发症,多有原发病的特殊症状及病史。

3、颅后窝的肿瘤或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大多起病较慢,且有其他颅神经受损或原发病的表现。

定位诊断

1、面神经定位临床表现

①损害位于鼓索神经远端

仅有面肌麻痹;

②损害位于鼓索神经与镫骨肌支之间面肌麻痹、舌前2/3味觉缺失、听力下降;③损害位于膝状神经节与镫骨肌支之间面肌麻痹、舌前2/3味觉缺失、听力下降(可伴有第八对脑神经损害)、听觉过敏(镫骨肌支功能障碍);④损害位于内听道及膝状神经节之间面肌麻痹、唾液腺分泌和泪腺分泌减少、舌前2/3味觉缺失、听力下降(可伴有第八对脑神经损害)、听觉过敏(镫骨肌支功能障碍)、脑干或其他脑神经受损表现;2、常用检查方法

①角膜反射试验

正常反应:轻触鼓膜无瞬目反应;异常反应:触及角膜出现瞬目反应;

②流泪试验

泪腺分泌减沙提示病变位于或靠近膝状神经节;

③镫骨肌声反射镫骨肌反射可引出时说明病变位于镫骨肌突起远端,说明面瘫为不完全性;④唾液腺分泌试验⑤电味觉试验岩浅大神经;定性诊断①最大刺激试验(MST)面瘫3-5天后测;②诱发肌电图或神经电图(ENoG)以下情况需行手术治疗:诱发肌电图突然完全消失、病程5天之后诱发电位将至对侧10%以下、CT示面神经管破坏,或面神经管未破坏但伤后6月面瘫无恢复者;③肌电图(EMG)治疗急性期治疗原则是减轻面神经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防治并发症。恢复期以促使神经功能恢复为主要原则。

药物治疗:

急性期治疗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补充B族维生素,抗病毒治疗。恢复期治疗可给予B族维生素。

其他治疗:

1.急性期茎乳孔附近行超短波热透、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治疗。2.恢复期采用针灸、碘离子透入疗法等治疗。

预后情况:

年轻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较好,年老者伴有乳突疼痛或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等情况,预后较差。

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癜风吃什么比较好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zxrj-lukasu.com/jbjc/9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